“免費領養寵物”真的不花錢嗎?小心這些“坑”!律師提醒→
更新于:2025-03-26 03:25:00

  隨著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

  寵物領養市場也變得空前火爆。

  其中一種叫做“免費領養”的模式

  格外引人注目。

  那麼,

  “免費領養”到底是什麼意思?

  它真的免費嗎?

  “免費領養寵物”是啥模式?

  真的免費嗎?

  在社交軟體上搜索“免費領養寵物”,能找到大量帖子。不少商家會將可愛的小動物照片製作成封面,吸引網友的目光。

  記者流覽多個帖子后發現,號稱免費領養寵物的,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個人或者動物保護組織為自己救助或各種原因不能繼續飼養的寵物尋找新主人;另一種是各類寵物店、領貓館等商家為吸引消費者眼光,創造的商業模式。個人或動物保護組織發佈領養消息,一般會對收養人的經濟狀況、生活條件等作出要求。商家發佈的“免費領養寵物”資訊,則往往會要求消費者支付“領養保證金”或者“領養價”等費用,並分期購買本店出售的寵物用品。

  某寵物店商家:“其實領養價牠就是預存貓貓狗狗的生活費、日常手續費,你去買一隻它也有這個費用產生。我們預存生活費,是指在我們商城裡吃的、用的、喝的、玩的、拉的,幾百種商品任你選擇。”

  不過,在這些帖子之間,同樣夾雜著不少網友吐槽該模式“套路”“坑人”的內容。例如,一名網友通過該方式領養了一隻貓,並和貓舍簽訂了協定。可貓在領回家後幾天,就被發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對方表示除了可以更換一隻貓外,不承擔任何費用。

  採訪中,不少市民對這種“免費領養寵物”模式持謹慎態度。

  市民:“因為我自己也是養寵物的,首先我覺得可能會有隱藏的消費陷阱,其次我覺得小動物有我們說的‘星期貓’的健康問題。”

  一些消費者還遇到過寵物走丟、被要求賠償違約金引發的糾紛。去年3月,昆明的楊女士通過12315小程序投訴稱,自己在社交軟體上看到“免費領養寵物”的資訊,便添加了對方好友,對方再次宣稱是免費領養,不收取費用。

  雙方見面後,對方贈送給楊女士一隻小狗。但領養時告訴楊女士要簽領養協定,協定簽章是“渝北區某寵物服務店”,要求楊女士在他們的微信小程序上購買18期的套餐,每個月價格是279元,中途寵物死亡或者丟失仍然要繼續履行合同,一個月以上不購買套餐則視為違約,要賠償違約金。不料小狗帶回家一周不到就死了,楊女士想終止購買狗糧的合同,對方要求賠償3000元的違約金。

  在昆明一些線下寵物市場,

  也有“免費領養寵物”這樣的模式,

  這樣的模式是如何運營的呢?

  “免費領養”但卻要分期付款?

  原因為何?

  在五華區一家“領貓館”內,門口用醒目的標語寫著“無押金認養貓咪”。店內貓櫃裡有十多隻小貓。店主介紹,如果想要領養一隻小貓,就需要支付一筆領養費,並在店內分期購買寵物用品。

  店主:“在手機上下一個訂單,到時候每個月自己付一下,貓糧過來拿就行了。不同的貓咪會有一個小額補償領養費,最下面的那一排是99元,上面的會貴一點。”

  店主表示,領養小貓的消費者,需要支付寶芝麻信用分大於550分,並進行協議的簽訂和費用支付,這也是對消費者的一種篩選和約束。

  店主:“會簽到一個‘小貓不棄養不虐待不轉賣’的協定,我們這邊下訂單,你直接支付寶上面掃就行了,到時候你們每個月在支付寶上面點開付一下就行,如果你逾期了沒有付,它肯定會有逾期費用。”

  同時,領貓館会为宠物的健康提供售后和担保。

  店主:“疫苗我們都是打過第一針的,後續你們帶過來打也行,這邊是包30天的貓瘟、貓傳腹,如果帶回去有出現比如貓瘟、貓傳腹死的,帶回來我們無償退或者給你換一隻健康的都行。”

  另一家“领猫馆”的領養方式和前一家類似,也是領養價加每個月購買一定金額的寵物用品。在這家店的貓櫃上,每一隻小貓面前都有一塊標有品種、男性和女性、出生日期和接種疫苗情況的牌子,銷售價和領養價則標註在醒目位置,記者注意到,這些貓咪的領養價比銷售價均便宜了一半左右。

  店主:“領養價就是要在我們家購買產品,貓拿回去后,每個月會給您提供貓糧、貓砂、貓罐頭這些,就不用單獨再出去買了,銷售價的話就是全款。”

  記者擔心,小貓如果出現死亡或者走失等意外情況,消費者是否還要繼續支付費用。對此,店主表示不用擔心。

  店主:“生病的話,我們包一個月的貓瘟、貓傳腹這些重大疾病,售後我們會拉個群,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在群里問我們,要簽合同的,有什麼問題,比如說重大疾病的話我們是包退,這個你可以放心。”

  記者:“比如說我養了半年走失了,剩下的半年的299元每月,我還是要繼續付嗎?貓走失了,我再重新出領養價,再養一隻?”

  店主:“貓走失了,如果你想養的話到時候可以重新來領一隻。”

  在記者的採訪中,其中一位店主坦言,

  自己店內寵物有領養價,

  主要是因為店內產生了寵物繁育成本。

  有市民認為,

  一些商家利用“無償”“免費”等噱頭

  吸引消費者付費領養寵物,

  實際上是存在隱性消費,

  甚至也有用欺詐的手段來牟利的。

  雖然雙方都會簽訂所謂的

  《認養寵物協定》,

  但不少人看來,

  這看似領養,實則就是變相買賣

來源:YNTV2都市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