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為貴州省第一大河,舊名 Yanjiang、黔江,是貴州的“母親河”,是長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
烏江發源於貴州西部威寧縣烏蒙山東麓,有南、北兩源,南源三岔河長322公里,為烏江主源,北源六沖河長210公里,兩源在黔西縣化屋基匯合后稱烏江。
烏江全長1037千米,流域總面積為11.57萬平方千米,流域橫跨貴州、雲南、重慶、湖北4省(市),共56個縣區,在重慶市涪陵城東匯入長江。
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為主。流域內喀斯特發育,河谷縱橫深切,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明顯。由於地勢高差大,切割強,以流急、灘多、谷狹而聞名。
氣候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沛,雨量豐富,四季分明,黃壤、石灰土分佈廣。
水系呈羽狀分佈,河網密度大,流域面積整體左岸大於右岸。較大的支流有六沖河、貓跳河、清水江等16條。流域內徑流補給為大氣降水,徑流分佈呈現上下游大、中游鴨池河附近較少的特徵。
烏江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 上游:從河源至貴州省平壩縣化屋基,河長325.6千米,平均比降4.29‰。此段為典型的山區性河流,大部分屬於深切峽谷,岩溶發育。由於流經石灰岩地區,多溶洞和伏流,落差較大,水力資源豐富。
- 中游:從化屋基至貴州省思南縣城,河長368.8千米,平均比降1.37‰,大致呈東北流向。這一河段多為高山峽谷,兩岸山嶺與江面相對高差多在100米以上,枯水時水面寬約30-100米。
- 下游:從貴州省思南縣至重慶市涪陵區烏江河口,河長342.6千米,平均比降0.65‰,河流折向正北,河谷峽、寬相繼出現,水面一般寬70-100米。在重慶市涪陵城東匯入長江,河口至三峽壩址約483千米。
烏江蜿蜒曲折,兼納百川,幹流沿途接納許多支流。貴州省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公里的支流有75條,重慶市境內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75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一級支流有15條,這15條支流的流域面積佔烏江流域總面積的57.5%。
六沖河:是烏江的北源,發源於貴州赫章縣的媽姑,於黔西縣化屋基匯入烏江。流域總面積10822平方千米,幹流全長273.4千米,全河總落差1294千米,平均比降4.7%,河谷深切,河道沿途多為峽谷,喀斯特地貌發育,水能蘊藏量大。
貓跳河:是烏江中游右岸的一級支流,發源於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塔墓山,流經平壩區、清鎮市、修文縣等地后,在修文縣李家灣注入烏江。貓跳河總長179千米,流域面積3246平方千米,落差549千米。
清水江:發源於貴州省都勻市斗篷山,在甕安縣江界河處匯入烏江。河長約217千米,流域面積約6600平方千米,盆地內茂密的森林,河水清澈,水量豐富。
湘江:發源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蒲場鎮大窩村,在遵義市播州區三星場附近匯入烏江。河長約149千米,流域面積約4900平方千米,是遵義市的主要河流之一,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洪渡河:發源於貴州省正安縣謝壩仡佬族苗族鄉,在沿河縣洪渡鎮匯入烏江。河長約199千米,流域面積約3700平方千米,流域內降水豐富,河流水量較大,水力資源較為豐富。
芙蓉江:發源於貴州省綏陽縣櫪壩鎮,在重慶市武隆區江口鎮匯入烏江。河長約231千米,流域面積約7300平方千米,流域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芙蓉洞等。
印江河:為烏江下游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貴州省松桃縣石梁鄉兩岔河村北西2千米涼風坳,自北向南流,至德江縣潮砥鎮匯入烏江。印江河流域集水面積1245平方千米,河長96千米,自然落差752米。
流域內煤、鋁、磷、錳、汞等礦產資源豐富,烏江豐富的水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為礦產資源開發及相關工業發展提供了支撐,帶動了化工、冶金等產業的興起和發展。
流域內有眾多的動植物種類,是許多珍稀物種的棲息地,如黑葉猴等。河流生態系統為魚類等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間,周邊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也為各類陸生生物提供了棲息和繁衍的場所。
烏江幹支流形成了複雜的水系網路,為各種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環境。其周邊的森林植被覆蓋較好,在維持水土、涵養水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濕地則具有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等功能。
烏江幹流水能蘊藏量580萬千瓦,總落差約2123米,是中國水電“富礦”之一。流域內已建成多個水電站,如烏江渡水電站、思林水電站等,為“西電東送”戰略提供了重要的電力支援,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烏江是貴州重要的內河航道,是連接貴州與長江的重要通道。思南港等港口的建設和運營,使“黔貨出山”“北糧南運”等成為現實,通過江海聯運降低了運輸成本,有效吸引貨物運輸由陸改水,帶動了沿江地區的貿易和物流發展。
同時也為沿岸的農田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穩定,有利於發展特色農業和高效農業,促進了沿岸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
烏江沿岸風景秀麗,有烏江畫廊等景點,獨特的峽谷風光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吸引了眾多遊客,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產業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