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500名跑者踏上黔西南州興義市萬峰林的喀斯特山水賽道,警徽閃耀,步伐鏗鏘,宛如一道光穿越山川,留下深深的印記。
2025年,奔跑的隊伍如潮水般擴展至10000人,浩浩蕩蕩湧向這片神奇的土地。賽事首次引入110跑與健康跑,吸引了更多普通跑者加入這場警民同跑的盛宴。從員警到市民,各行各業的跑者在同一條賽道上並肩奔跑,激情與夢想在他們的步伐中交織,點燃了每個參與者心底的熱血,宣告著賽事嶄新篇章的開啟。
僅僅一年,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便實現了驚人的躍升。而這一切的背後,絕不僅僅是數字的增長,更是文化、精神與情感的交融與昇華。
圖為2025年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賽現場。
參賽規模飛躍,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如何邁向更大舞臺?
“我們廈門公安這次的參賽規模和去年差不多,有40名隊員參加。去年,我們和不少外地選手交流了經驗,受益匪淺。今年再度相聚,繼續分享心得。全國的員警本就是一家人,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也是這次參賽的重要意義之一。”連續兩年參賽的廈門員警跑者康健雄回憶起首屆賽事,依然難掩興奮。
2024年,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首度亮相,以3500人的規模試水。作為國內少見的以員警群體為核心的賽事,它憑藉獨特的文化氛圍與壯美的賽道風光,迅速贏得跑者青睞。2025年報名一經開放,便迎來井噴式增長,最終突破10000人。
來自廈門的員警跑者與身穿民族服裝的志願者在現場合影留念。
這場賽事的飛速成長,既歸功於跑者的熱情,也離不開地方文旅的強力助推。萬峰林景區升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后,體育賽事成為啟動旅遊市場的重要引擎,而馬拉松,正是連接全民運動與目的地行銷的最佳載體。
“雖然去年成績不太理想,但今年我毫不猶豫,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來自鄭州的跑者馬明驥興奮地說,“這裏的賽道真的太美了,跑著跑著就像在畫里一樣。而且,今年我的成績比去年快了整整30分鐘,看來這片山水不僅讓人心曠神怡,還能激發潛力!”
一個體育IP的成長,離不開地方品牌的塑造。萬峰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與警察馬拉松這一獨特賽事定位相結合,使得賽事自帶強大吸引力。這種雙重賦能,不僅讓賽事特色鮮明,也推動了品牌影響力的快速擴大。
圖為2025年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賽現場。
從警察賽事到全民狂歡,馬拉松如何點燃大眾熱情?
“聽說興義的馬拉松有健康跑組別,我毫不猶豫就報了!”來自湖南的63歲跑者何時衡,今年終於如願跑進萬峰林。
不少大眾跑者最初聽到“警察馬拉松”時,都會誤以為是專為員警設立的比賽。2025年賽事新增110跑(11.0公里)和健康跑(6.3公里),不僅降低了參賽門檻,也讓賽事從行業特色向全民運動拓展。
圖為參賽選手在打卡處留影。
“5公里健康跑,對普通人來說完全可行,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跑步的樂趣,同時拉近警民關係。”員警跑者康健雄表示,作為員警,良好的身體素質是職業形象的一部分,只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責,更高效地為社會服務。賽事口號“警民加油奔跑”,正是希望藉助跑步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有點像沉浸式體驗。”參賽者張丹笑著形容,“這大概是唯一一場你跑慢了,真的會被‘警察’抓住的比賽。”
通過將員警元素與馬拉松賽事深度結合,萬峰林馬拉松賦予了賽事獨特的情感和文化價值。它吸引的不僅是警察群體,而是通過多元化的參賽專案,成功打開了全民參與的大門,增強了賽事的互動性與趣味性。
圖為2025年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賽現場。
體育+旅遊雙引擎,馬拉松如何啟動地方經濟?
賽事的擴張,不僅帶來了跑者,更帶火了萬峰林的旅遊業。
“路跑賽事讓遊客不僅停留在景點,更融入當地的生活和文化中,成為這片土地故事的一部分。”萬峰林子遇KENSHO精品民宿經營者陸振軍表示,尤其是萬峰林馬拉松,已成為當地旅遊品牌的象徵之一。
不僅是住宿,賽事帶動的餐飲、交通、文創等產業也實現了增長。賽后,大批選手和家屬順勢開啟觀光之旅,馬拉松賽事的影響力正快速滲透到萬峰林的各個角落,推動著經濟的全方位發展。
圖為萬峰林子遇KENSHO精品民宿。
從長遠來看,馬拉松不僅是一場賽事,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視窗。通過這一體育IP,萬峰林正向全國跑者展現其獨特的自然與文化魅力,讓更多人因奔跑而認識這片土地。
賽事的成功讓萬峰林在國內外跑者群體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備受矚目的旅遊與文化目的地。在賽事期間,除了參賽的跑者,還有大量遊客被賽事吸引前來觀光。跑者在賽后的休閑時光也成為了當地的“流動人群”,他們的消費直接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
圖為遊客在萬峰林油菜花田拍照。
從3500到10000,萬峰林馬拉松的下一個躍升目標?
“按這個增長速度,明年是不是要突破2萬人?”面對這個問題,志願者李佳瑄笑了。“確實,賽事規模增長驚人,但我們更關心的是賽事品質的提升。”
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品牌影響力的躍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運營挑戰。如何優化賽道承載力?如何提升補給和醫療服務?如何讓參賽體驗更加獨特?這些都成為組委會的核心思考方向。
賽事的每年增長不僅意味著規模的擴大,更帶來了對於組織能力、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的更高要求。如何保持賽事的高品質,確保每位參賽者的體驗都能得到保障,是組委會面臨的核心課題。賽道設計、安保措施、醫療救援等方面的投入,都需要進一步完善,以適應日益增加的參賽人數。
圖為2025年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賽道上的噴淋點。
萬峰林“加速度”,這場馬拉松留下了什麼?
萬峰林員警半程馬拉松的爆髮式增長,不僅是一場體育賽事的成功,更是“體育+旅遊”融合的生動範例。賽事規模的迅速擴張,不僅啟動了地方經濟,提升了萬峰林的知名度,更讓這片山水之間多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象徵。
這場賽事的意義,遠不止於數位的突破。對於萬峰林而言,馬拉松不僅是一場奔跑的競技,更是一座城市品牌的躍升,它讓更多人以腳步丈量風景,以汗水銘記這片土地的魅力。
圖為連接兩個旅遊景區的賽道。
從3500到10000,這隻是起點。未來,萬峰林的馬拉松,不僅是國內最具特色的山水馬拉松之一,更有望成為一座城市精神的象徵,讓每一位參賽者都能在奔跑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在山水之間留下自己的足跡。
來源: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