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開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的熱度一路走高。近段時間,隨著機器人應用場景的不斷上新,機器人租賃市場十分火爆,來看記者的走訪。
湖南張家界武陵源景區里最近熱鬧非凡,機器人正熱情地跟遊客打招呼,引導遊客檢票乘車、互動留影,現場笑聲不斷,不少中外遊客都對這樣的文旅體驗感到新奇。租賃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台人形機器人自今年2月收到貨以來,租賃訂單一直不斷,他也跑遍了全國各地,檔期已經排到了5月。
目前,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多種多樣,不少高校的實驗室里對人形機器人也是剛需。
深圳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專業李志偉稱:“之前只能用工作站和伺服器做模擬實驗,有了實物機器人之後助力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把平時學到的自動控制原理、程式設計語言都用在機器人上,以及它的一些上層開發。”
李志偉告訴記者,自從人形機器人來到實驗室,大家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了,不少人開始考慮將機器人領域的工作作為未來求職的目標。
除了科研教學外,機器人在文化傳媒領域也能一展身手。人形機器人以特約“記者”的身份參與新聞報導,舉著麥克風在街頭採訪市民,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深圳衛視記者陳星宇稱:“會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比如說瞭解街邊的路人有哪些關注,機器人就會直接去進行提問,然後通過他們的回答,機器人再去進行一些自己發散思維的追問,整個過程還是比較新奇的。”
機器人快步走向我們的日常生活,對於生產廠商來說,則到了“比量產”的階段。記者在珠三角地區走訪中瞭解到,多個機器人廠家的訂單出現爆髮式增長。這款自重1.8kg、續航3至5小時的外骨骼機器人目前已經在全國近10個景區布設了幾百台,以每小時30元左右的價格租給遊客體驗。
業內人士表示,2025年或將成為機器人量產元年,隨著產業鏈不斷完善成熟,一台人形機器人的造價已經從2018年的300萬元降到了如今的幾十萬元。接下來,機器人的技術突破與市場增長都將迎來爆發期,價格也將持續下探。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