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不少人發現菜市場多了很多“春季限量版菜餚”,薺菜、馬蘭頭、香椿、蕨菜、馬齒莧……紛紛買回家“咬春”嘗鮮。但是要注意了,不是所有野菜都能愉快地“炫”,一定要仔細辨認種類,而且不能多吃!近日,杭州就出現了一個病例,吃了大量的馬齒莧等野菜,導致“急性草酸鹽腎病”!
“貪吃長壽菜”
引發急性腎衰竭
近日,春光明媚,杭州的李大媽與家人一起戶外露營。她發現露營地附近長了不少野菜,有薺菜、馬蘭頭、香椿等等,開心的李大媽採摘了滿滿一袋,回家洗乾淨後吃了一大盤。然而她怎樣也想不到,這次的嘗鮮卻引來了一場“致命危機”。
當時,吃過晚飯的李大媽突然腹痛不止,接著就開始腹瀉,大媽趕緊吃了幾顆止瀉藥,暫時止住了。
可是第二天,她又出現了浮腫、尿少、腹脹等癥狀,前往附近醫院檢查,發現血肌酐已飆升至393μmol/L,診斷為“糖尿病腎病”,並被告知“肌酐可能無法恢復”。李大媽雖然有糖尿病史20多年,但素來血糖控制良好,心急如焚的她立刻轉至杭州市中醫院腎內科進行進一步檢查。
根據化驗資料判斷此次惡化極可能為急性損傷。最終,經腎穿刺活檢,病理結果令人意外:急性草酸鹽腎病!
腎活檢草酸鹽結晶
尿沉渣鏡檢草酸鹽結晶
“這類人群扎堆入院”
野菜暗藏健康隱患
接診醫生追問病史發現,李大媽除了週末吃了挖來的馬齒莧外,還在自家菜園大量種植,常常涼拌、炒菜吃。
日積月累之下這些野菜當中含有的草酸被逐漸攝入,加上腹瀉導致的脫水,最終誘發了“急性腎小管堵塞”,腎功能急劇惡化。
入院后不久,同樣是“野菜愛好者”的潘大姐,也因類似癥狀被送至醫院。潘大姐自立春後,講究“咬春”的習俗,常常每天一大早就穿梭在各個市場,搜尋剛上市的野菜來吃。好在救治及時且程度較輕,腎功能得以恢復。
草酸鹽腎病(ON)是腎損傷的“隱形殺手”之一,常因伴隨其他基礎腎臟疾病如糖尿病腎病而容易被忽視,病因包括:
·草酸攝入過量:如長期食用高草酸食物。
·草酸排泄減少:常見於炎症性腸病、長期服用減肥藥(如奧利司他)或糖尿病患者。
這些食物也富含草酸
焯水千萬不能忘!
草酸是很多蔬菜中都含有的一種抗營養成分,攝入過多的話,不僅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影響骨骼健康,對胃腸道也不好,容易刺激胃腸黏膜,引發腹痛、腹瀉,更麻煩的是,進入血液中,還有形成腎結石的風險。
除了菠菜、莧菜等蔬菜含草酸較高,部分堅果、水果也含有一定的草酸,需要注意一次不能攝入太多。
含草酸較高的食物:
·蔬菜:菠菜、芥菜、空心菜、莧菜、茭白等
·堅果:杏仁、腰果、花生、開心果等
·水果:楊桃、黑莓、草莓、獼猴桃等其他:濃茶、咖啡、可哥(巧克力)等
其中,馬齒莧雖然被稱為“長壽菜”,但也是“草酸大戶”,草酸含量達到了1310毫克/每百克。因此,這些草酸含量高的食物不能長期大量食用,而且吃之前一定要焯水!焯水!焯水!
焯水小技巧:
1.火力要旺、水量要足、時間要短旺盛的火力讓水一直保持沸騰狀態,充足的水量保證中途不會因加水而降溫。在原料較多的情況下,應分批投料,以防止溫度過低。
2.放鹽加油這樣做既能減慢蔬菜中維生素擴散到水中的速度,減少維生素的流失,還能保持蔬菜鮮亮的顏色。
3.冷水降溫焯燙的蔬菜出水後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易發生熱氧化作用造成營養素的損失。
如何減少草酸對身體的危害
焯水能讓草酸含量大大降低,體內攝入少量草酸,可以通過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和腎臟的過濾作用得到處理和排泄,不用太擔心,想要減少體內草酸,可以試試這樣做。
保證飲水量
喝足够的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消除尿液中草酸鹽過量的風險,還能大大減少腎結石形成的可能性。
消耗體內過量的草酸
草酸在體內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6,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適當增加點維生素B6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雞肉等。
少吃或不吃高草酸食物
限制自己的草酸攝入量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選擇相對比較安全的低草酸蔬菜
如白菜、蘆筍、西蘭花、黃瓜、青椒、蘑菇、洋蔥、西葫蘆等。
醫生提醒:除了慢性腎臟病患者外,腎結石患者如過量食用草酸會促進草酸鈣結石的形成。作為最常見的結石類型之一,草酸鈣結石也會引起梗阻,引起腎臟損傷。因此,以上兩類人群日常都應保持低草酸、低脂、正常鈣飲食,注意定期體檢,一旦發現腎功能問題,要及時就醫。
綜合| 杭州日報、杭州市中醫院、廣州日報新花城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