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獵”長風 “露水”成河
更新于:2025-03-26 03:12:10

本文轉自:吉林日報

□徐少雯

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度假區碧泉湖

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度假區碧泉湖

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度假區霧凇漂流

G331國道上的撫松縣露水河,古木參天,一片未被世俗喧囂觸及的凈土。每一座山都靜靜屹立,茂密的原始森林人跡罕至,遠眺如墨,蘊含著一種深沉氣場,顯得莊嚴而冷峻。在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光中,走過這條神聖的大路,內心充滿了平和與安寧。

大清圍場三百年

G331國道穿越白山松水,追溯參鄉林海那久遠的歷史脈絡,在茫茫遠山和滔滔江水裡,留下了一代王朝的起點和背影。

露水河,鎮小林多,因駐地一條叫作露水河的河流而得名。據《撫松縣地名志》記載:露水河清朝初期屬於龍興之地,列為大清參山圍場,清廷派人在此進行圍獵和采參,不准任何人進入,直至民國初年才有獵戶和參戶到露水河畔居住。

當邁進這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皇家圍場,恍若走進幽深神秘之境,斑駁光影的林間小路、湛藍如鏡的碧泉湖、柔美剛毅的白樺林,無盡滄桑往事似乎在天地之間暢快傾訴。

露水河多獵手。築木屋於深山,待秋涼牽獵犬而入林海,獵人又稱之為“禦圍”。“禦圍”顧名思義是皇上行圍,鹹豐朝之前他們要把活鹿捉住進行飼養,送到北京放置皇家圍場或“木蘭秋狝”時使用。晚清圍場開放,設墾務局招民開墾,炮手們“擊捕狐鹿豬狼熊彪,昔者目的在捕貂,刻則不擇何類,悉予獵取;彼等用舊式之火繩槍,連日跋涉山野,以睇獸蹤鬻其皮為生”。“炮手”即獵人。

獵人們把這種狩獵的方式稱為“走山”。在露水河無邊無際的森林和黑土地上,捕魚的人和捕獸的人,都把自己當成萬物食物鏈中的一環,甚至認為自己終究會“走”回到山林中,化為塵土。

“走山”時,捕魚的人通常在山中的小溪沿岸附近生活,徘徊在河口;捕獸的人則住在山溝和林谷的小房子里,盡量靠近森林。無論是捕魚還是捕獵,他們都會熟練使用各種工具,陷阱、套索、網掛,輕車熟路。捕殺野獸有時反而會成為野獸的食物,他們面臨著和野獸一樣的命運,務必小心翼翼。

這些獵人所使用的武器相當簡陋,並沒有太大殺傷力,捕殺獵物之後,武器都當防身來用。然而,面對強勁的對手,獵人往往也會退避三舍,“一豬二熊三老虎”,困獸猶鬥,生死之間,如沒有絕對把握,通常會選擇悄悄離開或者將獵物驚走,倘若硬來會付出血的代價,這是無數獵人留下的生命教訓。

山林之中有些捕獸的陷阱存在了上百年,覆蓋著厚厚的落葉,儘管已經失去了功能,其形狀和遺跡依舊非常清楚,成為狩獵歷史的見證。

G331國道上300年大清圍場,至今依然有著數不清的人和動物的故事。

遙遠的“獵技”

G331國道露水河段,山野帶著刻骨銘心的嚴寒,這裡是撫松冬季最為漫長的鄉鎮。冬季是狩獵的時間。森林以外的天地都被迷茫的雲霧所籠罩,一場場大雪鋪天蓋地,除了群山巋然不動外,滴水成冰的森林裡依然會有動物出沒。

氣候嚴寒卻改變不了長白山地區物產的豐饒。人,遠遠相望著獵物,仔細觀察它們的影子,極富野外生存的隱蔽技巧和持久耐心,這並沒有使獵物感到不安。這是大森林裡特有的默契,“春不打母、秋不打公”“不打幼崽、不傷懷胎”是狩獵準則,更是獵人的共識。

狩捕名曰“打圍”。打圍環節首先要“描蹤跟蹤”。當獵戶“打圍”時,推舉素有經驗的人,視山嶺的形態及山林的稀密與面的廣狹,就可知其獸類的多少,忖度之間必須判斷獸出入之路徑,然後設法圍擊。開槍後的跟蹤是對體力的考驗,一旦追擊“或遇獸受微傷,未能遽斃,負痛跑回巢穴,獵者隨追隨捕,即能夠完全知其蹤跡,嗣後即便於搜取捕獲”,非達目的不能停止。

“槍手等仗”是打圍最重要的環節。獵人每一隊中必選拔最善於射擊者二三人,查看獸類走過的路線,即可知其出路,按其出路的適當地點埋伏下來。獵人像狙擊手一樣目不轉睛,名為“等仗”,只要獸類由林內閃出時即瞄準射擊,“等仗”的任務就隨著槍聲宣告完成了。

“選拔趕仗”則是最辛苦的。獵人的隊伍選出三兩個善於登山跑遠的人擔任“趕仗”。他們不用武器,而是手執木棍,看好野獸的出入路線,布妥陣式,向“等仗”的同伴發出暗號,這三兩個人通過獸道闖進林內大發喊聲,一時之間山嶽震動,使林內伏獸驚慌奔走,落入射擊範圍內。

“背鍋打雜”也是辛苦的差事,名曰“打雜”,是專為獵人的飲食及背負鍋灶行李用具的人。他們通常都是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聽候追蹤、伏擊、趕仗的驅使,獵人追擊時掉下的鞋帽、衣物、零碎物品都由他們撿回來。“打雜”所分得的利益並不比其他獵人少,他們彼此之間相互信任,沒有獵工高低之分。

G331國道露水河段還有很多隱蔽的民俗,記號就是其中之一。漁獵為生的先民常年奔波,進入露水河山高林密的大森林裡打圍,時常會在地形地貌較特殊或利於打圍設伏的地帶,發現一些獵人們留下的打圍記號。打圍的獵人們管這些記號叫作“打樹皮”“掛幌子”。“打樹皮”是砍一塊二尺多長、一尺多寬的樹皮捲成卷兒狀,放在路口大樹杈上。“打樹皮”用的多是白白的樺樹皮,插著樹枝、山花等物,明晃晃的,提醒進山的人附近有“炮手”打圍,避免誤入受傷。據說,這種善意而通俗的方法流傳了上千年。

《大同報》記載:就獵人組織及捕獲方法言之,至所獲之獸類極多,以鹿的茸,獐的麝,虎豹的革,青羊的血為上等,其餘如鹿、獐及青羊等的革價值均不甚昂,所得價值僅夠充彈藥費雲。由此可見野生動物種類之多。

如今露水河早已不再是獵杀的年代,雖然歷史與民俗歷經時代變遷,但人民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的傳統從未改變。

尋路“獵參”

G331國道露水河段的“猎”風拂過森林,還有一種眾所周知的神奇植物,也在“獵取”之中,那就是人參。

在長白山區域,山民尋找人參被稱為放山,放山即“獵山”。放山人行走在森林之中,與其他動物一樣,都對無際的森林深感恐懼,尋找人參中途不可以亂語,須凝神聚氣,細心尋找。

放山人很少有獨自行動的,多數組成一個團隊。放山把頭尋找人參的經驗豐富,春秋兩季會集結一些同樣對人參嚮往的山民,走進大山的最深處,同時還要負責團隊的行動路線和飲食起居,每一個方位、每一天氣候的變化都要裝在心中,選好山場,反覆尋找。這是一個極其耐心的“獵山”過程,但有耐心也不意味著就會有收穫,因此經常會露宿於山林之中等待天亮再尋路探索。

在森林裡,把頭和老把頭的尊稱雖然只差一個字,但卻是兩種稱謂,前者稱謂於人,後者則稱謂於神。

漆黑的夜裡,大森林幽遠而神秘,唯一能安慰心靈的是一堆篝火和老把頭的護佑。篝火會帶來溫暖,也會避免猛獸的夜襲,老把頭的護佑則是心靈的寄託。

放山人會找來一些枯樹枝幹,搭好小馬架子房,鋪上軟草,就睡在這簡陋的臨時住所里。到深夜還要把火堆再燒得旺一些,直至天明。猛獸並不是放山人最懼怕的,在放山過程中令他們感到極大痛苦的事,其實是潮濕。森林裡氣候變化莫測,經常會遇到瓢潑大雨,有時一天會有幾場雨,加上山高林密,道路艱難,極容易造成摔傷和迷路。

面對林海,尋找人參實在不易。把頭對森林足夠熟悉,作為團隊的核心要始終保持著鎮定,避免危險,否則一行人會被森林吞噬,畢竟森林裡有各種各樣的危險,通常也會發生一些意外,會碰上山洪,會失足摔落懸崖,會突然遭遇野生動物。

放山人“獵參”目的是明確的,千辛萬苦只為找到人參,並帶著人參平安離開森林。他們會帶著感恩的心情,默默將參籽埋在挖出人參的林中。這樣做會使得人參資源不枯竭,也會令他們感到心安,靠山吃山,吃山養山,這份信仰來自一代代先輩的囑託。

活下來的放山人所帶出的故事顯得冰冷而隱秘。

露水成河 圖騰之地

露水能夠成為河流,這份意境恐怕在長白山裡也是絕無僅有的了。

進入G331國道,露水河滿眼都是樹木。林中一條奔湧的清溪,蜿蜒曲折地流向遠方,魚兒游動的細節都清晰可見。那稀薄的陽光慢慢穿過山間濃厚的迷霧,呼嘯的風聲彷彿是白山黑水間跋涉曠野的祖先們來自遠古的呼喊,打破了冬日的寂靜。

露水河低沉的獸叫、歡快的鳥鳴、溪水嘩嘩流淌之聲,相互交織,但並不能打破山野久遠的寂靜,反而更加空靈。

冬雪千層,露水河的老木頭營子、棒槌營子、老村子裡的獵戶、把頭,這一時期通常會把山林裡落單受傷的狍子、小熊帶回來,如同照顧孩子一樣餵養,並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將它們放回森林。森林千年的沉默給獵者以無限遐想,他們傳說下來的故事不僅有狩獵的技巧,更多的是對自然之靈的崇拜,賦予了神話般的色彩。

這是一片“眾神”存在的土地,熊虎豹鷹、狼蛇鼬蝟都成為各種各樣的圖騰,千百年來伴隨著長白山下各個民族生生不息,被頂禮膜拜,賦予傳說。對於難以捕獲和馴服的獵物,人們甚至發自內心地加以崇拜,只取所需絕不去濫殺無辜。獵手們相信自然的因果,知道自己的渺小,千百年來在長白山的深山老林裡,人與獸都遵循著自然的法則,各自走著自己的路。森林的濃密掩蓋了遼闊的山野溝壑,向遠方一點一點延伸著,襯托幽谷更加神秘。

萬物有靈,這些野生動物其實都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一環,那些經過自然之手點化的物種,是人心目中存留於世的“神的圖騰”,千百年間存在於露水河畔每個角落。

狩獵作為原始而古老的生產方式,曾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時代變遷,傳統狩獵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露水河森林公園裡有一個“長白山狩獵民俗文化館”,建成於2014年,走入其中,一件件古老的狩獵實物和圖片,對長白山脈遠古狩獵民俗文化進行了深入挖掘和情景再現,宣導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

露氣凝成,天賜甘霖;滋榮厚地,繁青萬物。露水河汩汩脈動,G331國道呈環繞之勢,在這大地江河之上貫穿出生機與活力的脈絡。這條森林所涵養的漫漫天路,成為長白山眾多城市相濡以沫的生命線,通向廣闊的世界。

張掖白塔寺
張掖白塔寺
2025-03-26 06:15:11
一束花的全球綻放
一束花的全球綻放
2025-03-26 06:15:13
寧縣塬梁的杏花開了
寧縣塬梁的杏花開了
2025-03-26 06:15:17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2025-03-26 09:22:18
青藏高原憶舊
青藏高原憶舊
2025-03-26 13:17:55
游中國,旺季來了
游中國,旺季來了
2025-03-26 13:22:44
春季花海 開啟賞花熱
春季花海 開啟賞花熱
2025-03-26 13:26:52
車行景移 文化隨行
車行景移 文化隨行
2025-03-26 13:37:25
舌尖上的小鎮故事
舌尖上的小鎮故事
2025-03-26 13:42:59
慕士塔格峰
慕士塔格峰
2025-03-26 13: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