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甘南日報
塬梁杏花競相綻放 (資料圖)
石顥
在廣袤西北的版圖上,慶陽寧縣宛如黃土大地上一顆璀璨明珠,獨特的塬梁地貌,恰似它袒露的堅實脊樑,承載著歲月的厚重與滄桑。懷揣著對這片神秘土地的嚮往,我踏上了這片充滿故事的黃土地,開啟了一段難忘的旅程。
當我踏入寧縣,仿佛翻開一部巨集大的地質史詩。這裡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塬梁是天地初開時遺落的冊頁,在風與水億萬年的雕琢下,形成了中國大西北獨有的地理風貌。
塬,四周陡峭,頂部平坦如台,像是被巨人精心撫平的大地,以溝壑相隔的長短梁托抬,穩穩屹立。站在黃土旱塬邊緣,腳下是垂直百米的斷崖,驚險壯觀,而塬頂卻平坦開闊,媲美關中平原,猶如巨人展開的寬厚掌心。大的塬面可達數百平方公里,小的也不少於10平方公里,其上是第四紀長風裹挾西北沙塵編織成的百米厚絨毯。地殼抬升時,塬面如同浮出海平面的陸地,又被雨水日夜雕琢,黃土層里藏著二十層古土壤,每一層都是一頁泛黃的史書,記錄著歲月的變遷。塬頂坡度不過一二度,卻在邊緣陡然跌落成刀削斧劈的絕壁,溝谷如巨蟒纏繞,切割出塬的筋骨。
梁,作為塬的肋骨,那些長條狀似丘陵般的梁依塬而臥。平的如魚脊,斜的似龍鱗,長的多達數十里,黃土覆蓋著基岩骨架,分水鞍處峁狀隆起,是歲月啃噬的印記;短的三五百米,布滿細溝與切溝的傷痕,梁坡的梯田像大地指紋,每一道褶皺都流淌著農耕文明的密碼。頭道梁的頂面是塬的天際線,其餘則是被時光層層剝蝕的嶺。
我來到這裏的時候,長冬還戀戀不捨地徘徊在寧縣的塬梁,大地仍被一片蕭索籠罩時,杏花這位春的使者,迎著轟隆轟隆的驚蟄雷聲召喚,如羞羞答答的新娘,邁著輕盈步伐,悄然牽春而來,給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驚喜。起初,當人們還沉浸在乍暖還寒二月的慵懶與倦怠中,杏樹那褐色枝頭,隱隱透出些許微紅,彷彿是大自然在宣紙邊緣隨意暈染的一抹薄霧般淡彩。走近細瞧,才發現是一個個小巧玲瓏的花骨朵兒,猶如一群天真幼稚的孩子,謹慎地探出頭,張望著新奇世界。
隨著時光推移,花骨朵兒似接到春的聖旨,紛紛抖擻精神,爭相綻放。一夜之間,塬梁彷彿被大自然施了魔法,繁星般的杏花,似嫩粉的雲霞,從塬面一直鋪展到托抬塬面的溝谷梁腳,把塬梁裝點得如夢如幻。花瓣潔白中透著鮮奶般的嫩,恰似新嫁娘害羞的粉嫩臉龐,在拂面不寒的微風中輕輕顫動,訴說著對春天的鍾情與迷戀。鵝黃的花蕊,纖細又柔軟,恰似精緻絲線,高居花瓣中央,引得蜜蜂穿梭其間,貪婪地吸吮着花蜜。
微微東風,是杏花的舞伴。輕柔東風拂過,杏花翩翩起舞,身姿輕盈曼妙,花瓣如雪紛紛揚揚飄落,宛如一場繽紛花雨。飄落的花瓣,有的悠悠蕩蕩落在蜿蜒小路上,給水泥、柏油、砂石、土基小路鋪上芬芳地毯;有的調皮落在人家屋頂,讓灰瓦、紅瓦、柏油覆蓋的屋頂充滿詩情畫意;有的隨著微風飄進溝梁底潺潺流淌的小溪小河,宛如一葉葉粉色扁舟,隨著水流向遠方,一路播撒春天的氣息。花瓣觸碰到人的臉頰,帶著絲絲涼意,輕柔如同母親的撫摸,風裡滿是杏花淡雅清甜的香,絲絲縷縷,沁人心脾,讓人仿若置身仙境。
杏花彈奏著春的進行曲,不甘落伍的小草趕趟兒似的追隨杏花炫耀花朵。葉帶鋸齒的薺菜、嫩綠的苜蓿芽、灰綠的茵陳、嫩綠的蒲公英、芽葉水嫩的灰灰菜,在田間、地頭、路旁、溝窪、梁坡、溪邊、河岸悄然炫春。那些不知名報春小草的五彩花朵在風中搖曳,向高天展示著不比杏花遜色的倔強。塬面梯田裡輕舞的青青小麥,也為明媚春光增色添彩。愛春惜春的塬梁人,望著熙熙攘攘綻放的杏花,眼中滿是對豐收的憧憬與期許,他們深知,這嬌艷杏花將孕育出豐碩果實。
在杏花簇擁下,機播化肥成為塬梁春之序曲中最激昂的進行曲。在寧縣闊塬鄉野,司機穩穩坐在拖拉機駕駛座上,眼神專注堅定,仿佛透過還帶著些許寒意的空氣,看到了秋日沉甸甸的豐收。拖拉機帶的播種機裝在籽種的箱裡,盛滿了有機肥,隨著拖拉機行進,有機肥均勻播撒在麥苗、油菜苗的根腳,像是給大地母親撒上一層金色希望,每一粒都承載著農人對豐收的嚮往。
天藍如洗,春陽炫凈。我靜靜佇立在兩棵高大的杏樹之下,欣賞滿樹繁花,聆聽杏花與春風對語,感受到生命如泉噴涌的強勁。這滿樹杏花,猶如一本生動的生命之書,每一朵都奮力書寫著關於勇氣、綻放、陪伴與成長的故事,又好似在告訴我,人生路上無論風雨如何,都當順其自然,勇敢地綻放屬於自己的芳華。
杏花牽來的塬梁春,是大自然賦予寧縣塬梁的珍貴禮物。它讓塬梁鄉人在新的一年裡,懷揣夢想,踏上充滿期待的征程。那一樹樹粉白相間的杏花,將永遠綻放在我記憶深處,綻放在每一個眷戀這方黃土地遊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