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文化報
王 煒
時下,跟著音樂去旅行成為一種新興的潮流生活方式,無論是奔赴一場音樂節、演唱會,還是探訪音樂發源地,音樂與旅行的結合給人們提供了全新的體驗方式,為目的地帶來了顯著的人氣。不過,音樂節過後,許多地方僅收穫了短暫的熱度,未能轉化為長期穩定的文旅發展動力。如何跳出短期狂歡,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擺在行業面前的新課題。
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在舉辦音樂活動時,只是簡單地將音樂節、演唱會落地,未將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特色資源融入其中,音樂活動與當地文旅特色“兩張皮”,導致樂迷對當地幾乎沒有更深的瞭解,活動一結束便迅速離去。
其次,基礎設施與服務配套不完善。大量遊客短時間內湧入一地,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給接待能力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交通擁堵嚴重、酒店一房難求、餐飲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體驗大打折扣,不僅影響了人們再次前往的意願,也損害了當地的口碑。
此外,音樂活動同質化競爭嚴重,缺乏獨特的品牌定位和持續創新能力,品牌建設和運營能力不足,也是導致部分樂迷遊客給出負面評價的原因。
跟著音樂去旅行的模式潛力巨大,要讓這種模式走得更遠,避開狂歡即散場的尷尬,就要深度融合音樂與地方文化,不應只是讓遊客換個地方欣賞音樂,還要提供豐富的文旅體驗;地方政府和旅遊企業應將目光放長遠,不斷提高基礎設施與配套服務水準,讓遊客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音樂與旅行,營造可持續的音樂旅行生態;注重音樂活動的品牌建設與運營,通過品牌建設,吸引更多忠實粉絲長期關注,推動跟著音樂去旅行模式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真正讓音樂與文旅相互賦能,實現從短暫的熱潮到長期繁榮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