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遊玩好去處!這些運河值得你來一場Citywalk
更新于:2025-03-26 06:14:24

本文轉自:央視網

  當下春花爛漫,春和景明,正是出遊好時節。隨著旅遊出行需求從單一的景點觀光向文化體驗的綜合轉變,運河文化也以它獨特的歷史人文積澱備受遊客青睞,最近多地以運河文化為核心打造多元體驗消費場景。

  在杭州大運河畔的不少老街區通過“微改造”,在保留歷史古韻的同時融入現代潮流元素,頗受遊客歡迎。

  走進浙江杭州的祥符老街,石庫門、高圍牆、直屋脊等江南院落元素映入眼簾,古樸的深巷中,茶書院、非遺手作工坊等新興業態一應俱全,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

  祥符老街位於大運河水系支流旁,因河流之上的祥符橋而得名,橋的兩岸曾是商賈雲集之地,聚集著繭行(háng)、糧倉等眾多古建。為保留街區中的歷史肌理和運河印記,老街改造做足了“繡花功夫”,採取“修舊如舊”原則,並運用“古法工藝+現代材料”的方式,在街道兩旁復原出清代民居的歷史風貌。

  正是這種古典與現代相融的理念,吸引了40多家商戶入駐街區,其中不乏帶有宋韻文化、非遺手作等元素的店鋪,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新中式消費矩陣”。

  如今,每到旅遊旺季,祥符老街的日均客流量可達8000人次。而這樣的“微改精提”在大運河畔“遍地開花”,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小河直街等多處存量空間被轉化為文旅增量載體,成了消費新場景。

  遊船演藝穿越歷史 大運河夜遊促消費

  浙江杭州是運用運河元素的微改造,通過專案驅動促進文旅融合。在江蘇揚州,當地充分利用揚州大運河申遺成功的時間節點,打造夜遊運河的文旅專案,為消費增長注入新活力。

  江蘇揚州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是大運河的原點城市,從邗溝開鑿到三灣生態修復,運河始終是揚州城市發展的命脈。如今“運河+”模式正在重塑揚州……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古運河畔燈火輝煌,不少遊客前來體驗夜遊運河的奇妙之旅。

  “大運揚州”古運河行進式遊船演藝以揚州古運河為載體,一路經過解放橋、躍進橋、渡江橋等,包含“入夢揚州”“吳王開運”“隋唐起運”等多個篇章,遊客們可以穿越時空隧道,與“運河”同遊。

  據悉,“大運揚州”古運河行進式遊船演藝,讓遊客用一張船票就可以穿越2500年,在遊船的行進過程中體驗揚州和運河發展的歷史淵源,以及揚州在運河發展史上的獨特價值和重要地位。該演藝專案今年正式運營以來,已接待遊客超過3萬人次,同比增長近15%。

  倚河而居因水而興 桃花堤花海綿延

  倚河而居,因水而興,以“河”為媒,積極推進文商旅升級。再到遊人如織、花香四溢的天津大運河畔去看看,感受不一樣的春日遊玩新體驗。

  春風送暖賞花時,第34屆運河桃花節正在火熱進行中,全長1.3公里的桃花堤成了花的海洋。近萬株桃樹次第綻放,從空中俯瞰曲折蜿蜒的桃花堤彷彿披上了一層粉紅霞裝。綿延的花海、蜿蜒的北運河與如織的人潮相映成趣,正是花在人上,人在畫中。

  天津春日賞桃的風俗離不開大運河的滋養。據瞭解,在元代,北運河畔已有“楊柳桃花三十里”的說法。至明清,這一帶已成為通往京城的重要節點與交通樞紐,每逢春日踏春賞桃的人就絡繹不絕,沿北運河種桃賞桃的習俗一直得到延續。

  當地緊扣“運河”這一載體,將遊玩空間從桃花堤拓展到緊鄰運河的西沽公園等更大範圍,以運河文化為基礎,推出文創產品。截至目前,本屆桃花節已接待遊客近53萬人次。

張掖白塔寺
張掖白塔寺
2025-03-26 06:15:11
一束花的全球綻放
一束花的全球綻放
2025-03-26 06:15:13
寧縣塬梁的杏花開了
寧縣塬梁的杏花開了
2025-03-26 06:15:17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
2025-03-26 09:22:18
青藏高原憶舊
青藏高原憶舊
2025-03-26 13:17:55
游中國,旺季來了
游中國,旺季來了
2025-03-26 13:22:44
春季花海 開啟賞花熱
春季花海 開啟賞花熱
2025-03-26 13:26:52
車行景移 文化隨行
車行景移 文化隨行
2025-03-26 13:37:25
舌尖上的小鎮故事
舌尖上的小鎮故事
2025-03-26 13:42:59
慕士塔格峰
慕士塔格峰
2025-03-26 13:46:23
垂釣裝備銷量增速37%
垂釣裝備銷量增速37%
2025-03-26 13: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