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學生植物栽培大賽啟動,首次拓展至大學生群體
更新于:2025-03-26 02:55:35

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3月起至9月,北京的學生們可以通過植物栽培大賽平臺,與大自然來一場親密的接觸,體驗播種至收穫的快樂……3月21日上午,第25屆北京市學生植物栽培大賽在北京市少年宮正式啟動。

記者瞭解到,根據日程安排,3月為植物栽培大賽培訓階段,4至9月學校將動員學生開展種植實踐,學生在平台上記錄下植物不同生長階段的狀態,10月將進行市級評選、11月召開總結展示活動。在植物選擇上則延續了“7+X”模式,每名學生從雞蛋茄、矮番茄、五彩觀賞椒、玩偶南瓜、鳳仙花、百日草、玩具熊矮向日葵七種植物中任選一種,或者選擇7種之外的任意一種能夠在3個月左右完整體現播種到開花結果全過程的植物即可。

同時,第九屆國際月季大會將於2025年5月在北京市門頭溝區舉辦,為回應大會對教育系統提出的號召,加深學生對北京市花的瞭解,大賽也鼓勵學生選擇月季以扡插法進行種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植物栽培大賽迎來“升級”。北京市少年宮自然教學部教師、植物栽培大賽負責人劉鵬進介紹,今年活動首次將大學生也納入其中,首批面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聯合大學以及北京工業大學的大學生們開放,推進全學段的勞動教育。同時,今年在主題賽事中,還將首次在大興區試點推進“我的栽培故事”講述活動,讓學生們講述自己在植物栽培中的點滴故事。

北京市少年宮主任牛曉亮表示,植物栽培大賽作為首都勞動教育品牌活動,構建了五育融合、家校社協同的育人生態。活動藉助科技工具培養青少年科學思維,利用自然療法促進心理健康,形成“勞動築基+科技賦能+自然滋養”的特色教育模式。牛曉亮表示,在新教改背景下,大賽將持續深化教聯體建設,整合中國農科院等專業資源,助力“雙減”政策落地,為新時代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綠色成長沃土。

北京市教委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二級調研員張兵提出,未來,植物栽培大賽要深化“五育融合”育人實踐,將勞動與科學探究、藝術審美、道德培養有機整合,構建全學段實踐育人體系;以自然教育賦能成長,通過植物栽培培育學生科學素養與心理健康;推動大中小學協同發展,通過增設大學生子專案搭建貫通式實踐橋樑,讓大賽成為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助力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創”中實現全面發展。

當天的啟動儀式上,與會領導還向學生代表贈送了象徵綠色希望的“陽光種植盒”,盒內包含精選種子、智慧栽培工具包及二維碼數字指導手冊,融合了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科技元素,為參賽者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啟動儀式后,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寇亞平通過案例重點介紹了園藝植物品種選擇、栽培基質及水肥養護要點等。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