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為博流量,竟用Al生成謠言,福建寧德一名男子利用Al生成網文,謠傳四川南充高坪區某中學食堂用淋巴肉做包子,導致87名學生中毒。3月21日,警方公佈這起造謠案偵辦過程,這是南充首例利用Al造謠案。
3月18日,高坪公安接到轄區某中學報案,稱網上出現“中學食堂用淋巴肉做包子,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的謠言。接到報警后,高坪公安組織網安、龍門派出所等部門警力迅速介入,並前往發帖人所在地福建省寧德市進行調查。
經民警調查核實,此資訊為虛假資訊。為博眼球漲粉,3月17日,35歲男子林某某利用某AI軟體,通過輸入指令製作文案,合成“學生集體食物中毒”的資訊。多次指令后,生成一條南充高坪區某中學食物中毒案資訊,其中包含淋巴肉做包子,87名學生中毒,家長怒撕檢測報告等博人眼球的情節。
警方查實,發帖男子林某某從未到過南充,整篇貼文全是Al在人工指令下自動生成。謠言在網上流傳,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造謠男子受審(高坪警方供圖)
目前,林某某已被警方行政處罰。
南充市公安局高坪區分局網安大隊指導員寇德寶介紹,35歲的林某某是當地一家私人小額貸款公司業務員,收入不高,就想做自媒體,“養”個號掙錢。面對員警突然找上門來,林某某感到不解:我按網上的教程,用AI寫了一篇文章發佈出來,這也違法了?員警現場對他進行普法和教育,林某某才意識到,自己三五分鐘創作的網文,居然給千里之外的南充某中學帶來巨大的困擾。
為什麼要虛構食堂用淋巴肉做包子、導致87名學生中毒的事件呢?林某某交代,這也是網上熱點提醒他的,他輸入淋巴肉、食堂、學生中毒等關鍵詞,網路自動匹配了相應的圖片,匹配了相應的學校,一篇繪聲繪色的網文就出來了。AI自動生成後,林某某說他根本就沒看具體內容,就立即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發佈,直到警方找上門來,他才意識到自己觸及法律的紅線。
為提高自己帳號文章流覽量,林某某還蹭了很多網路熱點,或斷章取義,或添油加醋,製造新的網路熱點。
這起Al造謠案背後是一個人性化的執法故事。林某某家庭狀況讓人唏噓不已,離婚後自己帶著有點輕微腦癱的5歲孩子,還有60多歲年邁的父母需要他供養。考慮到林某某的實際處境,警方對林某某的處罰由拘留改為罰款,但罰款需交到南充當地指定的銀行,林某某寫出申請,罰款由警方回到南充“代繳”。
記者手記
強制標識Al內容刻不容緩
Al是怎樣收集網路資訊並自動合成的呢?能否使用AI技術來監管AI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將從今年9月1日起施行,人工智慧合成的內容將進行強制標識,方便大眾識別並提高警惕性。明確Al技術使用的法律邊界,鼓勵將AI技術用於合法、健康的領域,推動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