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熱播劇《北上》扎心一幕:一個家庭的內耗,是從這一點開始的
更新于:2025-03-26 02:23:16

01

最近追了幾集央視熱播劇《北上》。

劇中的謝老大以前是花街的水龍王,跑船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花街的幾戶人家也跟著他拿了不少分紅,日子也過得滋潤了許多。

那時候整個小院都是大人的笑聲,孩子的嬉鬧聲,所有家庭都和和睦睦的。

後來,高速公路通車後,大運河的船運生意一落千丈,各家都開始為生計發愁。

父親的咆哮,母親的哭鬧,孩子的心碎,成了花街的日常。

有一天晚上,五家人都吵得不可開交,孩子們只得都跑到天臺上避禍。

孩子們想不通,為什麼一向和氣大氣的家長們最近一直因為小事吵個不停。

早熟的周海闊點破了真相:原來大家手頭寬裕,沒人在意柴米油鹽這些小事,現在大家手頭一緊,任何涉及錢的事都能掀起一場大戰。

的確如此,劇中謝老大講義氣,好面子,這些放之前都是優點,但在他兜里沒錢的時候就是缺點。

當一家人生計都成了問題,還好面子,就只能凡事委屈妻兒,家庭矛盾也無可避免得愈演愈烈。

而華子爸爸耳根子軟,這麼多年來一直被自己的老母親和妹妹一個勁地薅羊毛。

掙到錢的時候,妻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現在自己小家吃了上頓愁下頓,原本不計較的妻子,也不得不為了女兒和他大吵起來。

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物質基礎的感情,一碰就碎。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缺錢開始的。

一個家庭的內耗,也是從缺錢開始的。

02

網上有人問:為什麼不富裕的家庭大多數都不和睦?

看到一段回答,讀後心裡堵得慌。

“因為他們犯錯成本太高了。

生病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去醫院要花多少錢,而不是關心身體抗不抗得住;又或去水果店買水果被家人大聲指責說:菜市場水果多麼便宜,吃不死你。

所有要花錢的事都會成為吵架的導火索,大事看不清,中事看不透,小事叨不停。

沒有了物質,細節就會無限放大。有了物質,細節就會淡化。

一個家只有在不缺錢的時候,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感情,這就是現實。”

我們每個人都見到過上面說的場景。

沒錢的時候,人是緊張的,焦慮的,不安全的。遇到事情,自然也很難心平氣和去溝通。

只有卡里的錢遠超過柴米油鹽,我們才有餘力去經營感情,才有心情去在意家人的感受和需求。

知乎博主@竹林初雪分享過一件小事。

結婚後,有一次他陪老婆回娘家,丈母娘十分不好意思地當著他的面,對她閨女說:

“不要再幫娘家交水電煤了。”

博主這才知道,原來老婆在嫁過來之前用自己的工資卡設定了自動扣款,結婚後也沒改動,一直付了有一年多了。

知道后,博主第一反應是水電費一個月也沒幾個錢,都是一家人何必分你的我的。

隨後他就客氣地婉拒了丈母娘的提議,讓老婆繼續繳費。

之後某天,博主發呆的時候又想起這事。他突然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我和我老婆都是月薪3000,甚至背著債務,是否還會如此大度?”

一下子,那小幾百塊的水電煤,就變得沉重起來。

他甚至腦補出,他與老婆因為這件事而吵架的畫面。

他想如果真是那樣,不管在這件小事上誰最後誰吵贏了,都將只是個開始。

代入想想,確實讓人心頭一緊。

有錢的時候,沒人在意水電煤,沒人在意誰買的衣服花了多少錢,也不需要為孩子的學費,吃穿用度操心。

一切大度,體諒,好脾氣的前提,都是兜里有錢。

成年人的體面,最終還是靠錢成全的。

03

這幾年,我們很多人面臨謝老大的困境。

我們只得一邊和家人爭吵,一邊埋怨自己沒本事,終日鬱鬱寡歡。

中年的我們,到底該怎麼破局?

我想,只有兩點:走出來,熬下去。

《北上》有一幕,看得讓人眼眶發酸。

兒子上高三,謝老大一家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妻子剪短了頭髮,考了駕照,像個男人一樣跑大貨車。

而謝老大,每天要麼是窩在家裡喝悶酒,要麼是上運河邊溜達,回憶往日的光輝歲月。

有一次,妻子在跑車過程中差點被同行的司機猥褻,回家後,謝老大卻在給她炫耀,他在運河邊救了一位跳水者而得到的錦旗。

那一刻,妻子崩潰大哭:

“你總是在救別人,可你是否想過要救救我,你看我現在還有點女人樣嗎?我每次回來說掙了幾千、幾百,可你知道我有多辛苦嗎?還差點被人吃豆腐!”

兒子望和聽到後,也徹底爆發,怒懟謝老大,想要休學:

“你要保護不了我媽,以後我媽我來保護,我不考大學了,我每天陪著我媽跑車。你看你每天就知道喝酒,還有點男人樣嗎?”

在妻子哭泣,兒子的嘶吼中,謝老大這才緩過神來。

逃避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生活還要繼續。

後來,他也去考了大貨車駕照,開始陪著妻子跑貨車。

幾年時間,夫妻倆咬咬牙,終於供孩子上了大學,還了部分外債,日子也開始好了起來。

正如俞敏洪所說:

“一定要有一種胸懷,就是坦然地接受世界送到你面前的一切苦難、不幸、失敗與挫折。不光是接受苦難,而且要化苦難為生命中一個有機的部分,促使自己成長。”

人到中年,我們扛著責任,沒有資格擺爛,撂挑子。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與其沉淪,不如主動走出來。

一步步往前走,整個家才能迎來新的轉機。

04

路遙說:“在這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在往前走的路上,沒有誰是容易的,誰不是深夜失眠,又在第二天清晨強打精神,繼續和生活交手。

人生沒有誰比誰更容易,只有誰比誰更能熬。

@真實故事計劃寫過一位叫王忠國的中年人的故事。

他曾是事業單位的合同工,後來單位改制,效益不好的產業被砍掉,他因此失業。

當時他剛42歲,在家消沉了一陣后,他去朋友的工程隊做貨車司機。

在工程隊,年輕小夥三兩下就卸完的貨,他得搬上一個小時,還動不動就出錯。朋友幾次出面替他道歉,他實在過意不去,沒兩個月便主動離開。

那時,他兒子想要一套精裝版四大名著,可他兜里只剩300塊錢,是接下來一個月的生活費。

兒子一直抱著他的腿央求,而他只能低聲吼了句:“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再之後兒子即將升初中,妻子堅持送兒子進私立學校,每年八千元學費。

下崗兩年沒有收入,他的存款所剩無幾,還要還房貸,家庭日用到處都要花錢。

那時他和妻子矛盾也一觸即發,吵架吵到快要離婚。

七十多歲的父親聽說后給了他兩萬四千元,他收到錢時恨不得扇自己兩巴掌。

此後,他下定決心外出打工。

好在還有操作車床的技術。他來到家鄉省會謀得一份生產零件的工作。4年過去,他熬成了生產線上的質檢員,勉強穩住了生活。

苦澀的日子,開始回甘。

有人說,苦出來的才是生活,熬出來的才是日子,逼出來的才是人生。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城市的各個角落,永遠有人苦苦地熬著,默默地撐著。

所以,即使生活千瘡百孔,也請熬下去。

只有你不抱怨,不認慫,不放棄,生活就撂不倒你。

很喜歡李宗盛《凡人歌》中的一句歌詞: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這首歌寫的是人生,也是在滾滾紅塵中的身不由己你我。

但正是這個平凡而普通的你我,扛住了壓力,撐起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