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銅川日報
擘畫“老有頤養”新圖景
——銅川長者之家見聞本報記者 郗海琴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千百年來,養老始終被放在構建美好社會的重要位置,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近日,記者走進銅川長者之家近距離感受了銅川養老的新變化。
品質養老,讓晚年不孤單。
“人老了,上不了藥王山看廟會,沒想到你們把廟會搬到了大廳!”3月17日,銅川長者之家的一樓大廳分外熱鬧。套圈、打氣球、打保齡球……在這場特殊的“廟會”上,長者之家的老人們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玩得盡興,笑得開心。
“把廟會活動搬到大廳,是為了豐富長者們的生活,叔叔阿姨們的心情好了,身體自然就更健康了。”銅川長者之家院長王麗華告訴記者。
“我是去年年前住進這裡的,愛人給女兒看孩子去了,家裡就剩我一個,年前下了雪,我腿腳不方便,住在這放心。這裏環境安靜適合寫作,伙食也好,我來了兩個月就胖了五六斤。”68歲的退休老教師張尊義指著兩遝厚厚的手寫稿告訴記者。
跟隨張尊義的腳步,記者參觀了他住的房間,乾淨整齊的書桌,帶有升降功能的床,床頭還配有智慧呼叫系統和吸氧系統。走進衛生間,有扶手、有防滑墊、有呼叫按鈕……房間里的每一處都彰顯著長者之家在服務方面的用心。
在居住區的走廊牆上,老人製作的手工花朵、文娛活動的照片等讓這裡有了家的溫暖。活動室里,幾位老人一邊聊天一邊看電視;走廊里,有老人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散步。見到記者,有老人表示,早上他們會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做操,下午去一樓大廳做遊戲,每天都過得豐富多彩。
“以前我一個人在家一坐就是一天,孤獨得很。住到這裡后,娃娃們見面就喊阿姨,大家在一塊說說笑笑,時間再也不難熬了。”78歲依靠輪椅生活的李阿姨說。
優質服務,托起幸福“夕陽紅”。
記者瞭解到,銅川長者之家是由市民政局投資建設,艾嘉康養全權運營的養老機構,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包含1棟11層康養樓與1棟3層頤養樓,可為自理型、半失能、失能、失智及安寧療護老人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照護服務。該機構採用無障礙適老化佈局,配有防滑地磚、圓角傢俱、緊急呼叫系統、樓道扶手等安全措施,將老年人在這裡生活的安全隱患降到了最低。
為了讓老人們吃上可口、營養、健康的飯菜,長者之家聘請營養師和專業廚師定製個人化餐單,公示欄動態更新飲食禁忌與偏好,可實現對糖尿病餐、低鹽餐等特殊飲食需求的精準服務。
“醫養結合”是該機構的又一大特色。由院長、醫生、護士、護理師、康復師、健康管理師、心理諮詢師等組成的多學科協作團隊,可提供24小時緊急回應服務,實現了“醫療、護理、康復”閉環管理。該機構的公共區域有影音室、書畫室、舞蹈室等多類文化空間,並設立了銅川市老年大學分校,開設書法、聲樂等課程,學員活躍度高,有效擴大了養老服務的輻射範圍。
2月28日,在長者之家的集體生日會上,一曲《母親》唱哭了現場許多老人,他們一邊流淚一邊鼓掌。在生日會上,來自春之聲藝術團的成員給老人們帶來的《歌唱祖國》《為了誰》等經典老歌,將生日會推向了高潮。
“我們每個月都會為生日在當月的老人們過集體生日,大家一起唱歌,一起做遊戲,一起吃蛋糕,讓老人們過個開心的生日,得到更多的關愛。”銅川長者之家護理部部長任女士介紹說,“我們還會邀請家屬一起參加,為老人們慶生。”
“這生日會搞得隆重,還有專門的藝術團為我們表演,唱的都是我們愛聽的歌。”一位老人高興地說。
“歌也唱得好,唱得有感情。”張尊義接話。
“我們是一群文藝愛好者,今天來到這裡唱歌表演,就是想為長者之家的老人們獻一份愛心,讓他們高興高興。百善孝為先,我們以樂為媒給老人們提供一個愉悅歡樂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感受生活的美好,我覺得這比任何演出都有意義。”春之聲藝術團團長安然表示。
“銅川長者之家實現了我市養老服務從基礎保障向品質享老的跨越。我們始終踐行‘讓長者尊享品質生活’的服務理念,以優質的服務守護長者的幸福晚年。下一步,我們還將通過社區嵌入、旅居康養等新業態,讓品質享老惠及更廣泛的長者群體。”王麗華表示。
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既是家事,也是國事,在“養老”變“享老”的道路上,銅川市養老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一幅幅“老有頤養”的幸福畫卷也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