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增殖放流,120000尾魚苗安家鎮海
更新于:2025-03-26 02:21:43

本文轉自:法治網

“準備放魚!”

“三、二、一,放!”

在清澈的破水聲中,一尾尾青灰色的魚苗甩著尾巴,順著放流板躍進水中,劃出粼粼波光,濺起串串水花。

2025年3月19日,世界水日前夕,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檢察院聯合區法院、區生態環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在鎮海區市民廣場開展公益訴訟增殖放流活動,並邀請5位區人大代表和“益心為公”志願者代表共同參加活動。

圖為增殖放流現場

活動現場,檢察官與人大代表、志願者們一道,將一桶桶魚苗分批次投入箭港湖,吸引了不少人民群眾共同參與。

本次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鰻魚、鱅魚、草魚等各類魚苗2000餘公斤,共計12萬余尾,購買魚苗的5萬元款項來源於區檢察院近年來辦理的非法捕撈水產品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款。

“通過科學增殖放流,以魚護水、以魚凈水,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也讓生態修復‘看得見’‘摸得著’。”參加活動的志願者黃曉雨說。

活動當天,區檢察院還聯合區生態環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在東邑南路箭港河設立了生態損害賠償增殖放流替代修復點,用於開展增殖放流、公益護漁等生態環境替代性修復活動。該修復點也是繼濱海濕地生態損害賠償替代修復基地后,該院與區生態環境分局聯合共建的第二個修復點。

2023年8月,區檢察院與區生態環境分局聯合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 共同推進集體磋商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並辦理了全省首例“檢察+環保”協同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小額案件集體磋商案,為小型案件高效低成本辦理、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的積極銜接提供了示範樣本。

圖為增殖放流現場

“檢察機關通過創新機制、協作辦案、打造修復基地,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優解’。同時,通過組織此類公開活動,也大大提高了群眾對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的認識,增強了群眾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意識和行動自覺。”區人大代表吳銀萍說道。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強化跨部門聯動,形成保護合力,以高質效檢察履職守護綠水青山,為鎮海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鎮海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26家中國企業上榜
26家中國企業上榜
2025-03-26 04:35:13
馬路成“片場”
馬路成“片場”
2025-03-26 04:35:22
週末重回冬天
週末重回冬天
2025-03-26 04:35:53
安全不容懈“戴”
安全不容懈“戴”
2025-03-26 04:37:28
古橋紅樹共潮生
古橋紅樹共潮生
2025-03-26 04: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