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3月25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博鼇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它從一個‘小漁村’蛻變成具有‘國際范兒’的美麗田園小鎮。博鼇亞洲論壇創辦二十多年來,人流量不斷增多,鎮上的餐館也從中獲益。”3月25日,在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召開之際,在博鼇鎮上開“川湘館”的老闆吳鐵平激動地說,餐館的生意藉助年會的人流紅利,生意越來越紅火。
吳鐵平是湖南益陽人。因為博鼇論壇,他的的生活發生改變。1999年11月17日,他通過媒體獲知博鼇亞洲論壇即將落戶博鼇鎮的消息後,決定從當地一家民營企業廠長的崗位上辭職下海,懷揣5000元來到博鼇鎮開起鎮中唯一一家外地人辦的川湘館。
“當時下海經商需要很大的勇氣,家人及身邊人都不理解。”吳鐵平說,當初之所以選擇到博鼇來開餐館,就是奔著博鼇亞洲論壇這塊招牌而來。
“眼鏡哥”在為顧客服務。記者 蘇桂除 攝
“那個時候鎮上也沒有幾家餐館,更不用說是外地人開的外地餐館啦。”他說,從川湘館開張后的第二年起,先後就有東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餐館也開了起來,生意也越來越好。因為吳鐵平平時戴著一副眼鏡,當地人都叫他“眼鏡哥”。
隨著“川湘館”的名氣越來越大,已經開了26年的“川湘館”今年也成為博鼇鎮的“老字型大小”餐館。菜品、菜色及手藝也被廣為稱道,由此,吸引了當地人光顧,還有周邊酒店、景點及政府部門或參會的嘉賓、名人也過來消費。
“我覺得這家餐館的菜品很地道,更難得的是店員的服務令人稱讚。”來自山東的自駕遊客張女士說,她和丈夫第一次來博鼇,來到“川湘館”用餐,原本兩個人想點三個菜的,店人建議不要浪費,細微之處見真章。
“誠信為本,方能遠行。”在經營中,吳鐵平也悟出了其中的經營之道。“我們的餐館生意,回頭客一直很高。”吳鐵平說,開門做生意做餐館,必須要做成良心店,店開在博鼇,也要為論壇年會服務,為參會嘉賓著想,把菜做好,就是把口碑留下。
博鼇論壇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知名品牌,而名不見經傳的博鼇小鎮也成為國人心中的旅遊勝地。對於博鼇小鎮的變化,在吳鐵平看來,他更有發言權。
“博鼇小鎮的變化也與日俱增,鎮上的餐館二十幾年前沒有開幾家,如今已經開了一百多家。”他說,他的餐館在三度搬遷后,也從最初的四十幾平方米擴大至兩層樓二百多平方米,店員也增至6人。這就論壇影響力、知名度的擴大,人流、車流、資金流等不斷湧入帶來的紅利。
“博鼇因為博鼇論壇是面向世界的,還有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也在博鼇,論壇和醫療兩塊牌子的含金量很足,博鼇未來的發展有著無限可能。”吳鐵平信心滿滿地說,博鼇的蛋糕會越做越大,身在其中的餐館也必將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