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科太多拿不到畢業證?學業預警來喊你加油了~
更新于:2025-04-04 07:50:18

日前,華南理工大學公佈的一份“全校本科生學業預警名單”引發關注。737名學生受到學業預警,其中部分學生面臨降級試讀。

深圳技術大學、廣東醫科大學等高校也公佈了同樣的學業預警。那麼,學業預警是什麼?為何推行這樣的機制?學生受到預警又意味著什麼?什麼是學業預警?根據華南理工大學的相關規定,學生不及格學分累計超過15分觸發預警,超25分則降級試讀,再次不達標者將被勸退。深圳技術大學則是對當學期取得的課程學分合計未達到該學期所選課程總學分二分之一的學生給予學業預警。

 

對於學業出現問題、可能無法畢業的學生進行預警,並不是最近才有的現象。其實在2019年教育部發佈的《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就提出,高校應建立學業預警、淘汰機制。那麼,為什麼會建立這一機制呢?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60%,規模已居世界第一。專家指出,現代社會學生的學習習慣、專業偏好越來越多元化,手機、網路等成癮因素也日益增多,學業預警通過提早干預,是加強教育品質管理的必要手段。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 陳志文:我們不要等到學生最後畢業的時候,因為掛科太多拿不到畢業證。我們中間就不斷進行多層次提醒,打個比方,如果掛科8門就沒有畢業證,我們提前到學生有4門掛科的時候,就開始提醒,來敦促學生學習。
 

動態監測 精準幫扶 助完成學業

在發出預警后,學校會跟學生進行溝通、聯繫家長,告知學習情況及相關政策,並且還會有針對性地進行説明。這也傳遞出一個信號——高校對學生學業情況的監測更加動態化、常態化,貫穿學生教育培養的全過程。

在廣東醫科大學,對本科學生的學業預警制度已經實行三年多,包括考勤預警與成績預警。三年多來,近100名學生收到了學業預警。其中,70%的學生通過學業預警制度的幫扶舉措順利完成了學業。

 廣東醫科大學教務部主任 周豔芳:更多是一種關懷。比如說最早期的關懷式問診把脈,學業導師以及專業的導師一對一溝通,找出問題。接著進行幫扶,既包括學業的幫扶,還包括心理的幫扶。

動態監測、早期干預,學校、學生和家長三方協作,共同護航學業困難的學生。對於學生來說,學業預警也像是一條底線,提醒自己保持好學習的狀態。

廣東醫科大學教務部主任 周豔芳:我們在學業預警的過程中,陸陸續續也會收到很多關於教學、學生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進一步提高教學品質。

 

在北京科技大學,學校每學期都會對學生進行學業研判,把幫扶對象的範圍擴大到所有出現掛科的學生,開展由專業課老師指導的朋輩習題課、一對一輔導等幫扶活動,輔導科目覆蓋數學、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

 北京科技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 高龑:我們劃分了紅黃藍三線的預警機制,如果學生已經有學業警示,或者即將面臨學業警示,我們就把他放到紅線關注裡面。如果學生的必修課學分完不成70%,我們就把他放到黃色預警。所有有掛科的學生,我們都要把他放到藍色預警裡面。通過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理,希望他剛出現掛科的時候,就能夠得到一定外界的輔導和支援。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一水運河 水韻揚州
一水運河 水韻揚州
2025-03-26 03: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