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人類前沿科技的腦機介面技術快速發展,距離實際應用已越來越近。今年3月,國家醫保局印發的《神經系統類醫療服務價格專案立項指南(試行)》中,專門為腦機介面新技術單獨立項,這實際上已經是在為腦機介面技術成熟后快速進入臨床應用做好準備。
混合現實助力 腦控機器狗草坪撒歡
研發領域,科學家們也在全力推動腦機介面技術走出實驗室。日前,華東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發佈“面向四足控制的混合現實增強腦機介面系統”,把混合現實技術和腦機介面技術結合在一起,使腦機介面系統更加輕便易用和可穿戴,向著走出實驗室又邁出一大步。
原地踏步、直行、轉彎……這段時間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大草坪上,老師和學生們經常能看到,一隻大約40釐米高的機器狗,跟在一名頭戴智慧眼鏡的女生身邊走來走去。這位戴著智慧眼鏡遛機器狗的女生是學校腦機介面及控制團隊的研究生劉力菲,她和團隊成員正在進行“面向四足控制的混合現實增強腦機介面系統”的測試。
走近測試現場以後記者看到,劉力菲的頭上除了智慧眼鏡之外,還戴著一個腦電帽,也就是腦電信號的採集裝置。而在機器狗的身上,也背著由無線傳輸、解碼運算等模組組成的腦機介面指令系統。正是依靠這套系統,劉力菲能夠用自己的想法輕鬆控制機器狗。
劉力菲所說的刺激時間,是指通過視覺刺激在螢幕上的停留時間。通過視覺刺激誘發腦電信號是腦機介面系統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傳統做法是依賴電腦顯示器作為視覺刺激源,人需要通過觀看電腦螢幕顯示的圖形來誘發腦電信號,從而發出腦控指令。但電腦顯示器不僅體積大不便攜,還易受環境光干擾,大大限制了腦機介面的實際應用範圍和性能表現。
多項突破推動技術融合
專家介紹,混合現實又稱MR,是一種將虛擬世界與現實環境深度整合的技術。戴上MR眼鏡,看到的是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相融合的場景。那麼戴上混合現實增強腦機介面系統的MR眼鏡會看到什麼呢?作為這一系統研發的參與者,同時也是首批體驗者的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劉力菲,給記者進行了演示。
劉力菲的智慧眼鏡中,不斷閃爍的方向箭頭,就是用來誘發腦電信號的視覺刺激,和電腦螢幕相比,通過混合現實智慧眼鏡誘發腦電信號的方式更加簡單直接。
然而,通過MR智慧眼鏡實現腦電控制雖然有諸多的優點,但也意味著,此前腦機介面技術使用普通電腦螢幕所積累的解碼演算法、雜訊濾波等軟體模組失去了作用,相關硬體也要重新設計。團隊在金晶教授帶領下,重新開發和改造了全部軟體模組,開發了新的硬體器件,經過兩年多努力,最終在今年初突破了技術難關,實現了腦電波與機器狗較為穩定的連接。
能力疊加 應用前景更廣闊
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是每一項新興技術的必經過程,腦機介面融合混合現實技術,探索出了走出實驗室的一條新路徑,未來的應用空間也進一步拓展。
目前,在混合現實技術的支援下,混合現實增強腦機介面系統已經能夠實現一套系統對兩個設備的同時控制,演示測試中,劉力菲先是以腦控的方式控制電動輪椅行進到機器狗的旁邊,然後再控制機器狗向前行進。
據介紹,
此外,科研團隊還發現,混合現實增強腦機介面系統的消費者在面對醫療、工業、救災等不同應用場景時,如果能夠有針對性地使用適合這些場景的操作介面,就能夠大大提高系統的使用效率。針對這一現象,科研團隊計劃引入人工智慧大模型,由大模型生成相應的操作介面,實現更加精準和有效的腦控操作。
在3月31日舉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腦機介面創新發展與應用論壇”上,華東理工大學腦機介面與控制團隊的“基於混合現實的腦機介面系統”入選了“2025年度腦機介面十大創新成果”。
(總台記者 潘虹旭 代欽夫 王殿甲 楊敦煌)
(央視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