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4 日,第四屆院士專家廣東校園行活動在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正式啟動。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省科協原主席謝先德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廣州大學張新長教授,以及 8 位中國科學院科普演講團成員、2 名廣東科普講師團成員,將走進越秀區 31 所中小學舉辦科普報告。這場跨越代際和知識邊界的科學啟蒙活動,將為青少年播撒探索未知的種子。活動現場,學校 1000 多名師生出席。
本次活動啟動儀式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越秀區教育局、越秀區科學技術協會、越秀區少年宮、東風西路小學等多個單位共同協辦。院士專家們參與的 “院士專家廣東校園行活動”,在廣州市越秀區 31 所中小學開展。該活動由越秀區科協、越秀區教育局協辦,區少年宮承辦,是廣州市科協 “2024 年廣州市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專案 —— 科普助力百千萬” 支援的 “未來科學家 越秀科普品牌” 六大行動之一。
越秀區少年宮航模表演隊帶來的三角翼航空模型表演,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帷幕,彰顯了科技的魅力。色彩斑斕的航模在操場上空畫出優美的弧線,科技的魅力瞬間點燃了全場氣氛。學生們仰頭驚歎,眼中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嚮往。隨後,一場精心編排的科普秀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啟動儀式由省科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林曉湧主持。省科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成洪波在致辭中強調了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更多院士專家投身科普工作,既做科研領航者,又當精神引路人,為這場科學盛宴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啟動儀式上,越秀區少年宮黨支部書記、主任宋麗峰和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校長許萍,分別代表少年宮和東風西路小學,接受了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價值 5 萬元的科普讀物。
從數學的 “拓撲之美” 到古生物的 “恐龍密碼”,從醫學的 “細胞漫遊” 到物理的 “量子迷宮”,3 月 24 - 25 日連續兩天的 31 場講座,如同一場科學嘉年華。在東風西路小學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今天與明天》課堂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廣州大學教授張新長,以城市建設為例,提出 “在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我們如何讓科技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生活?” 等問題,引發了學生們的深度思考。
本次活動針對不同學段設計了不同的講座內容,科普主題跨越多個學科領域。科學家們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互動問答,將高深的科學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孩子們,帶領孩子們遨遊科學的海洋,為全區 1.2 萬名師生送上豐富的科學知識盛宴。
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得益於《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和 “雙減” 教育政策等的有力支援。近年來,越秀區創新實施 “雙導師制”,打破校園圍牆,邀請高校教授、企業骨幹等專家參與指導,同時組織學生走進高校實驗室開展實驗研究,讓學生們在 “與院士對話” 活動中收穫成長。
此次活動不僅推動了高端學術資源下沉基層,為學生們提供了與科學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更進一步彰顯了越秀區科學教育的厚積薄發,為越秀區乃至整個大灣區的科學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激發了青少年的創新思維和科學探索精神,為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記者 秦小傑
圖|活動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