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鋁材的“72變”
更新于:2025-03-26 00:54:45

本文轉自:大眾日報

栗晟皓

■走進民企看日照高質量發展

□ 本報記者 栗晟皓

本報通訊員 鄭麗娜

在莒縣的山東興辰鋁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辰鋁業”)的生產車間里,一塊塊銀白色的鋁材正在經歷一場奇妙的“變形記”。它們從普通的鋁棒、鋁錠出發,經過高溫熔鑄、精密擠壓、納米塗層、斷橋隔熱等20多道工序,變身為5G基站的高精度框架、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部件、超高層建築的隔熱幕牆,甚至仿木紋的家居裝飾材料……一塊鋁材的“72變”,見證了這家企業從傳統加工廠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華麗轉身。

3月17日,興辰鋁業自主研發的“一體成型高強度隔熱鋁型材”獲得國家專利授權。“過去,鋁型材的隔熱元件需要後期組裝,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因受壓變形導致強度下降。我們的新技術讓鋁材‘骨骼’與隔熱元件無縫融合,就像為建築穿上了一件無縫鎧甲。”該公司總經理譚興偉介紹。這項專利技術的核心在於一體成型設計和加強隔熱元件的巧妙應用,解決了傳統鋁型材拆裝不便、易受壓變形、使用壽命短等難題,大幅提升了產品的穩定性和耐用性。

走進興辰鋁業的生產車間,機器的轟鳴聲與自動化設備的運轉聲相互交織,一季度的訂單早已排滿,工人們正忙著調試新投資的立式噴塗生產線。“這條生產線總投資2000萬元,目前已投入1000萬元,預計月底試生產。”譚興偉說。

產品訂單的火爆源於企業的產品高品質和高科技含量。從原材料選擇到生產加工,再到產品出廠,每一道工序都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我們採用的鋁棒是國標純鋁水棒,含鐵量遠低於國家標準。同時,企業內部的生產標準比國標還高20%,力求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興辰鋁業工作人員王海燕一邊檢測鋁材精度,一邊向記者介紹。

興辰鋁業的“蝶變”並非一蹴而就。幾年前,這家企業還只是一家從事鋁棒、鋁錠初級加工的小廠,利潤薄、競爭大,隨時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困境。為了突破重圍,企業開始向科技創新要效益。通過引進日本、德國等國家的先進設備和技術,建成20條達到國內先進水準的擠壓生產線以及靜電噴塗系統、斷橋隔熱線、高端木紋轉印生產線等,年產能達到20萬噸。

與此同時,企業還組建研發團隊,先後獲得6項實用新型專利,並被評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先後為華為5G專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中國重汽、中建、中鐵、中冶等多家大型企業提供產品,積極推進“以鋁代鋼、以鋁代木”,引領擴大鋁產品的應用和消費。

從低端加工到高端智造,在這條充滿可能性的轉型之路上,興辰鋁業的故事才剛剛拉開序幕。

你的睡眠好嗎?
你的睡眠好嗎?
2025-03-26 04:17:21
母親教誨至今在耳
母親教誨至今在耳
2025-03-26 04:17:51
新華北路
新華北路
2025-03-26 04:18:18
起步2元、最高10元
起步2元、最高10元
2025-03-26 04: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