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低走!這7部懸疑韓影堪稱電影界悲哀
更新于:2025-03-26 00:16:04

1.《哭聲》

用拍社會片的手法處理一個驚悚片,來表達一個導演一再跟觀眾解釋,但電影裡卻一點也沒表現出來的主題。作為導演,想在作品中表達任何東西都沒問題,但不能亂來、不能讓角色的行為毫無動機,就像一個甜品製作師,你可以創作各種口味的甜品,但不能乾脆放有害卻誘人的添加劑,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根本駕馭不了你想表達的主題卻打腫臉充胖子就是這部電影的現狀。

2.《假面》

用各種亂七八糟的剪輯和令人目眩的鏡頭虛假的營造出一出撲朔迷離的案情,跟同主題《致命切割》比起來差很多,韓國電影和電視劇一樣狗血,導演是怎麼想的?故意牽扯兩個完全不相幹的女人就是所謂的懸疑?內容完全是為了製造煽情氛圍生拼硬湊在一起,剪輯跳躍得混亂,人物角色不明確且主線太亂,最後弄了個變性罪犯兼併同性題材略感突兀,彩蛋的犯罪也是無厘頭。

3.《優雅的謊言》

為了催淚而拍的電影,所有人物刻畫都不深入,所有角色都給人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故事改編自小說,但立意就有問題,貌似在關注校園冷暴力,但事兒其實就屁大點事兒,為這個自殺?簡直就是對自己對父母不負責任,還留個字條要原諒別人?我覺得片名起錯了,應該是優雅的遺言才對,導演功力太差,敘事完全混亂,人物刻畫不精,鄰家大叔簡直是像空氣一樣單薄的存在。

4.《請在鼓掌的時候離開》

一個簡單的殺人案,變成了一次現場直播的破案秀,嫌疑人換了一個又一個,死因換了一種有一種,最後居然變成了鬼片,什麼邏輯啊?從死亡現場血跡噴灑的軌跡來看,被刺九刀但沒有掙扎的痕跡,像是在喪失抵抗能力後遇刺的,過早的知道答案讓觀影過程顯得乏味,就是看導演如何把障眼法都解釋清楚,整個節奏太散,俯瞰死亡現場的鏡頭還不錯,鄭大叔的演技也意外不錯。

5.《中毒》

坦白講這片前半小時還挺溫馨有趣的,可是自從車禍之後就變成了裝神弄鬼以及好看不如嫂子的故事,誰來拯救一下這種編劇的三觀?開始拚命想告訴觀眾是神棍片,可是越這樣觀眾越不信,進而營造懸疑氛圍,後半部分慢慢給出證據,揭露的真相完全意料之中,索然無味,如果沒有結尾女主抉擇的突然反轉,這部片就是純粹的故弄玄虛了。

6.《黑祭司們》

就這麼簡單的事情居然硬是拍兩個小時,韓國人對驅魔的理解還真是有點獨樹一幟,莫名的組織莫名的事故莫名就背鍋了。抄襲《驅魔人》比較多,比如惡魔會輪番使用多國語言,會召喚小動物,會預言會恐嚇,會黃會吐會變臉,最後扔一隻豬真艱難,看的我尷尬死了,咱們東亞屬於東方薩滿文化,跟西方那個不顧子民死活的上帝不同,西方惡魔作祟都是祭司幹活,上帝基本上消極怠工。

7.《劫機》

想看聖戰士酣暢淋漓殺個痛快的,結果實際上零殺(電影中死一個還是經過美化處理的)一直和尚念經,看蛆蟲們相蠕以沫危難見真情的,忙活半天一點功德沒積。干這種神聖的事業,有人質的活兒,肯定上來先殺一半穩定人質情緒,方便管控,談判時再殺一半表決心,事成之後全殺光,這才功德圓滿,即使不成,也有個保底,不能領七十二個也能領十幾二三十個吧。

高開低走的7部懸疑韓影,每部都是電影界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