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的變革浪潮洶湧澎湃,而2018年無疑是這一轉型歷程中的關鍵節點。這一年,國內汽車市場從快速增長的增量階段步入了存量競爭的新紀元,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也歷史性地突破了百萬大關。自此之後,國內領先的自主品牌逐漸走出低谷,迎來了電動化、高端化和智慧化轉型的新機遇。
從2018年至2024年,這六年間,各級別車型銷量前15名的排名變動,成為行業技術革新與市場競爭格局深刻變化的生動寫照。自主品牌的崛起與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成為這一時期最為鮮明的特徵,而合資品牌與燃油車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回顧2018年,汽車銷量前15名的車型均為燃油車,新能源汽車主要在A00級及以下市場活躍,且以低端純電動產品為主,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尚未廣泛普及。具體來看,MPV市場中,五菱巨集光獨佔鰲頭,別克GL8在高端市場也表現出色。SUV市場則是自主與合資平分秋色,哈弗H6、寶駿510等自主品牌車型銷量領先,而合資品牌則在中高端市場佔據主導地位。轎車市場則幾乎被合資品牌壟斷,軒逸、朗逸等車型銷量遙遙領先。
然而,到了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重要轉折。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開始全面崛起,合資品牌和燃油車的影響力逐漸減弱。A00級和B級市場率先迎來巨變。巨集光MINI EV在A00級市場異軍突起,成為銷量冠軍,長安、吉利等頭部車企也紛紛加入微型電動車市場競爭。在B級市場,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國產上市,打破了傳統合資品牌的壟斷地位,成為銷量前兩名。
2022年,新能源市場全面爆發,比亞迪憑藉海豚、海鷗等爆款車型,逐步改變了A0級和A級市場的格局。合資品牌在A0級市場的地位大幅下降,到2024年,A0級車型銷量前15名幾乎全被自主品牌車型取代。在A級市場,比亞迪元PLUS也成功奪得銷量冠軍,軒逸、朗逸等合資品牌車型銷量則大幅下滑。
更值得關注的是,到2024年,自主品牌已經憑藉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成功攻入了更高端的市場。C級及以上車型銷量冠軍變成了問界新M7,理想L6也緊隨其後,寶馬5系統、賓士E級、奧迪A6L等傳統豪華品牌車型排名則大幅下滑。至此,從A00級到C級及以上主流市場,各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都已被新能源產品佔據。
這六年間的車型銷量排名變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新能源政策的持續推動和技術進步,促使新能源車型快速普及,滲透率大幅提升。同時,消費者需求也從低成本實用性轉向高端化、智能化,推動了C級及以上車型銷量的增長。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轉型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而合資品牌則因電氣化轉型緩慢而市場份額大幅萎縮。
中國車市格局的重塑,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驅動。新能源購置稅減免政策、各地刺激消費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等,為新能源汽車的持續普及鋪平了道路。而自主品牌則抓住了這一機遇,大力向電動化、智慧化和高端化轉型,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相比之下,合資品牌則因“躺平”心態而錯失了新能源市場的初始發展紅利,面臨著嚴峻的市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