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開車回家 切莫忽視胎壓的重要性
更新于:2025-03-25 23:39:26

  過節回家前的日子對汽車進行全面的檢修保養,已是常識。很多車主也會對輪胎胎壓進行檢測,保障愛車能在開始進行長途駕駛時有良好的車況。但是,在五一節期間,全國公路交通進入高峰期,且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可能存在不穩定的情況,在長途駕駛的途中,汽車即時的狀態可能因天氣、路況、駕駛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與出發前檢查時大有不同。

  我們以經常容易被忽略的胎壓為例。胎壓是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的,冬天胎壓就要充足一些。如果胎壓不足,很可能導致爆胎。一般情況下,虧氣輪胎的爆胎幾率要高一些,如果輪胎虧氣時還繼續行駛,會使輪胎側壁發生變形,開車時間長了,輪胎內部就會堆積大量熱量,而熱量最終會導致輪胎內部氣壓發生變化,從而引發爆胎。那麼即便在開始長途駕車前,我們對輪胎進行了全面的檢查,但胎壓還是會因為環境因素而發生改變。而對於許多車主而言,很難在駕駛途中靠經驗和感知去知道輪胎胎壓的變化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即便駕駛經驗豐富的司機可以大致感受胎壓變化造成行車狀況的不同,但往往爆胎就發生在自以為可以依靠感覺或者肉眼判斷輪胎的狀態的車主身上。

  說到胎壓監測,可能駕駛一些中高檔汽車的朋友會認為:我的汽車自帶了胎壓監測,不需要再購置胎壓監測通報器了。其實許多中高檔汽車車身自帶的胎壓監測通報器是通過輪胎轉速監控胎壓,其原理是當一個輪胎發生胎壓異常的時候,其轉速是與其他輪胎不同的。但是,這種車身自帶的胎壓監測通報器同樣存在較大的隱患。

  首先,這種車身自帶的胎壓監測通報器是通過輪胎轉速監控胎壓,因此需在汽車行駛一段道路后才能啟動監測和報警功能。但這個時間差,就可能造成報警延遲。其次,大部分車身自帶的胎壓檢查通報器沒有即時的胎壓數值顯示,甚至在已經漏氣嚴重時才會報警。這就可能造成在車主聽到報警聲音的時候,輪胎已經爆胎嚴重,甚至無法再修復。而相對於即時胎壓數值顯示的胎壓監測,這種自帶胎壓監測通報器更不利於車主在輪胎開始發生異常時,採用正確的處理方式。舉個例子,假設汽車輪胎的標準值是2.3Bar。當輪胎發生漏氣時,有實時數值顯示的胎壓監測通報器能直觀看到胎壓異常的輪胎的胎壓從2.3Bar開始逐步變化,這時車主可以根據數值變化的速度判斷漏氣的情況,從而選擇符合當時情況的正確處理方式。而沒有數值顯示的胎壓監測通報器,則只能在胎壓低於臨界值(比如1.7Bar)后再報警,沒有留給車主更多時間選擇正確的處理方式。在高速公路上,車主在意外發生前對車況的掌握和意外發生時的處理正確與否,與意外造成的損失息息相關。而帶數值即時顯示的鐵將軍胎壓檢查通報器,往往就能為車主爭取那關鍵的幾秒鐘。

  我們瞭解到,近年來隨著車主安全意識的提升,胎壓監測通報器的已被越來越多的車主所接受。非常明顯的就是,與往年節前的市場推廣不同,今年開始有不少胎壓監測通報器的品牌也在抓緊春節前的時間進行優惠推廣。以國內最大的汽車電子品牌凱內爾姆為例,活動期間凱內爾姆胎壓監測通報器產品優惠力度比較大。

  安全其實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長假自駕回家,一路安全比出發時安全更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