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創業,曹德旺妹妹衝出一個200億IPO
更新于:2025-04-22 04:20:47

最近,國內新能源圈發生了一件大事,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4月14日,鋰離子電池製造商正力新能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首日收漲1.45%,總市值達210.5億港元。

執掌這座百億帝國的,叫曹芳。

● 曹芳(中)在港交所敲響上市鑼

曹芳現年67歲,北大碩士,被譽為汽車供應鏈領域的“鐵娘子”。

而她的另一個身份,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妹妹。

曹芳早年加入福耀玻璃,在哥哥手底下幹了整整27年。

她於56歲從福耀玻璃退休,就在人們以為這位女強人要安享晚年時,沒想到她轉頭創辦了正力新能。

她用短短幾年時間,把正力新能幹到“中國十大動力電池廠商”之列,排名第九,從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巨頭口中搶下一塊肉。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全球獨佔鰲頭,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如今曹芳另闢賽道,業內將其視為“曹氏家族在汽車產業內的又一項重大佈局”。

有業內人士感慨:一手汽車玻璃,一手汽車電池,曹家兄妹要把汽車產業鏈包圓了。

01

“能把男客戶喝趴下的女經理”

有人說,曹芳的成功離不開福耀集團的家族資源和資本的支援,她“贏在了起點”。

這句話雖不能說有錯,但顯然弱化了這位女性在商界的卓越能力。

正力新能在短短幾年內能夠獲得市場認可,成為市值百億的超級獨角獸,曹芳的戰略決策和管理經驗是關鍵。

● 曹芳

曹芳出生於1958年,比曹德旺小12歲。

她1987年入職福耀玻璃,從銷售部經理做起,在該崗位上一干就是10年。

她的一位福建老鄉曾爆料:“曹芳年輕時就跟她哥一樣敢闖,90年代跑業務能把男客戶喝趴下。現在60多歲,到工廠視察還能穿著高跟鞋連走3個小時流水線。”

曹芳從銷售經理一路干到董事和副總經理,主管商務工作,一步步成為集團核心管理層人員,積累了大量的商業經驗。

任職期間,她多次牽頭推進福耀與全球汽車製造商之間的供應鏈協作,客戶涵蓋賓利、豐田、福特等眾多國際大牌。

● 福耀集團。

2012年,福耀在曹芳的帶領下,從通用公司全球2萬多家供應商中脫穎而出,成功摘得最佳供應商桂冠,成為當時全國僅有的3家獲此殊榮的企業之一。

第二年,她受邀前往美國“汽車之城”底特律,出席全球頂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頒獎盛典。

可以說,曹芳為福耀集團的輝煌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也把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福耀。

02

“教科書級別的資本騰挪”

從時間線來看,曹芳創辦正力新能絕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了很多年的籌劃。

她2014年從福耀退休,但早在2013年,就與福耀集團的另一位高管陳繼程,共同創辦了新中源創投,並與豐田汽車合作,組建新中源豐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為豐田公司供應電池包等產品。

● 陳繼程

這大概是她在新能源領域的最早一次佈局,這意味著,她從那個時候開始,便將鋰離子電池作為發力方向。

2016年,曹芳進一步加碼電池賽道,成立正力投資有限公司,專注於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領域。

經過3年多的運作,2019年,曹芳迎來了她創業生涯最為關鍵的一步:帶領正力投資,注資1.6億元入股塔菲爾新能源,迅速獲取其技術團隊與客戶資源。

為什麼選擇塔菲爾呢?

現今看來,是因為塔菲爾的技術基因與曹芳的戰略需求高度契合。

塔菲爾專注於動力電池製造,其創始人龍繪錦出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與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師出同門,有著行業先進的新能源電池技術。

曹芳以此切入電池賽道,無疑是獲取優質資源、節約時間成本的最佳方式。

也是在同一年,曹芳團隊成立了正力新能。

正力新能整合了塔菲爾的技術研發優勢和福耀集團的供應鏈優勢,由此作為一家全新的動力電池製造商,正式闖入大眾視野。

這套“借殼重生”的操作,被業內盛讚為“教科書級別的資本騰挪”。

03

資本的寵兒

從正力新能的高層名單中,我們能夠清楚看到這家公司與福耀集團千絲萬縷的關聯。

曹芳擔任董事長及執行董事,負責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及業務發展;

她的老同事陳繼程擔任總經理,此人擁有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和香港大學博士學位,且擅長技術,曾是福耀集團的副總;

此外,首席財務官梁旺春、聯席公司秘書徐婧等,也都曾在福耀任職。

就連曹德旺也間接入股,通過其執掌的福建耀華持有正力新能2.52%的股權。

● 曹德旺

在曹芳和“福耀系”的加持下,正力新能頗受資本青睞。

從2022年至2024年期間,正力新能成功完成了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東南投控、中金資本、海松資本、中信聚信等多家知名機構。

正力新能估值一路飆升,以182億元成為常熟首家獨角獸企業。

資本看中曹芳和正力新能的潛力,願意砸錢進去,而曹芳也不負眾望。

在她的帶領下,正力新能發展得極為迅猛,車用動力電池覆蓋BEV(純電)、HEV(混動)、PHEV(插混)、EREV(增程)等多種類型,兼顧轎車、SUV、MPV等各類車輛。

像一汽紅旗、廣汽傳祺、上汽通用、零跑汽車等知名車企,均是她的客戶。

公司營業收入不斷上漲,自2021年到2024年,年營收分別為14.99億、32.90億、41.62億和51.30億元,並於2024年首次實現盈利。

這種成長速度,在被稱為“燒錢者的遊戲”的動力電池領域,已是相當不容易。

● 正力新能常熟工廠。

在動力電池站穩腳跟的同時,曹芳也在積極切入儲能電池領域。

產品覆蓋發電、工業、商業和戶用儲能等多種場景,在過去的一年裡為公司帶來了2.13億元營收,並正在尋求與船舶、航空領域客戶合作。

曹芳信心滿滿:“我們要做新能源界的瑞士軍刀。地上跑的電車、天上飛的eVTOL(空中計程車)、海裡開的遊艇,缺了正力電池都玩不轉!”

這種陸海空通吃的決心,顯示了這位商界鐵娘子過人的膽識和魄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行業的良性發展。

04

被大客戶坑慘

多年來在一線摸爬滾打,跑業務、談合作,讓曹芳非常懂得客戶需要的是什麼,也讓她極為重視技術和研發。

以最近三年為例,正力新能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分別達到了14.7%、10.0%和10.2%,相較業內同行,均處於較高水準。

截至2024年底,正力新能已提交3600多項專利申請,獲授專利2200多項,其中包括發明專利412項。

這也是正力新能近年來能夠快速崛起的重要因素,畢竟,在新能源領域,技術才是王道。

● 正力電池

雖然公司發展迅猛,但並不代表曹芳可以高枕無憂。

和許多初創公司一樣,正力新能也曾存在“過度依賴單一大客戶”的問題。

這就像懸在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雖然大客戶能夠撐起公司業績,但一旦發生變故,都可能給公司帶來滅頂之災。

招股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正力新能的第一大客戶均為威馬汽車,貢獻營收佔比一度高達55.2%,超過了公司總營收的一半。

可惜到了2023年,威馬汽車經營狀況急轉直下,最終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重整申請。

受此影響,正力新能三元電池銷量銳減,從2022年的2.9GWh,驟降至2023年的1.5GWh,直接“腰斬”。

正力新能專為威馬供貨的南京工廠也因此停擺。

再加上售出產品無法回款、產成品降級出售給其他客戶等,正力新能因“威馬事件”造成的減值總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

為了度過危機,曹芳不得不耗費大量時間,奔赴全國各地與新客戶搭建業務關係。

她帶領團隊連夜飛往長春,拿下了一汽紅旗的換電專案;又趕往杭州零跑總部,簽下訂單,將正力電池塞進零跑多款核心車型。

在曹芳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正力新能終於順利擺脫了危機。

● 曹芳(中)

這場危機,讓曹芳切實體會到“業務過分集中於單一客戶”的風險。

自那以後,正力新能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繫時,會重點關注其信用度,加強信用審批的內部控制程式。

同時,曹芳也在逐步降低對單一客戶的依賴程度。

公司第一大客戶貢獻營收佔比從曾經的55.2%,一路下探到如今的26%,遠低於行業均值。

05

無懼競爭的鐵娘子

如今的正力新能以年裝機量10.94GWh,排名中國十大動力電池廠商第九位。

國際知名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在對這些廠商調研分析后發現,正力新能表現出了極高的增長速度:在動力電池領域增速第二,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領域增速第一。

成立短短6年取得如此成就,足以讓一眾同行感到不安。

更讓同行們警惕的是,曹芳活學活用,把福耀集團服務車企的那套戰術,帶到了電池領域,公司不僅參與從電池設計到售後維護的全過程,還幫助車企開發定製化的BMS(電池管理系統)。

有汽車分析師指出:“正力新能的打法與當年的福耀如出一轍,不追求絕對規模,專攻中高端定製市場。如果將寧德時代比作賣標準品的大型超市,那麼正力新能就是一家私房菜館,客戶想要什麼就給炒什麼。”

曹芳的這種策略,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能源領域格外受用。

以廣汽傳祺為例,旗下某車型改用正力電池后,續航多了50公里,成本反而降低了15%。

曹芳常說:“我哥教會了我怎麼做玻璃,我也要教會世界怎麼用電池。”話語中有著鐵娘子一貫的直爽和豪氣。

從求快到求穩,陣痛過後的正力新能在曹芳的帶領下,以更成熟的姿態,迎接新能源世界的挑戰與機遇。

這對福建漁村走出的兄妹,正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向世界展示中國製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