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攤上事了,劉強東已經發話
更新于:2025-04-15 10:56:52

劉強東: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

CEO親自下場,美團京東公開對戰

美團和京東終於光明正大地開戰了。

這兩天,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突然在社交媒體上點評京東外賣,用詞之犀利,態度之強硬,超出想像。

圖源:微博

首先,他開門見山,直接點明“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後一家”,並輕描淡寫地指出:“如果把外賣當作即時零售(30分鐘送萬物)的一部分,達達和京東到家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只不過收效甚微。”

隨後,其措辭變得更加犀利,直言美團即時零售業務讓對手如鯁在喉,如芒在背,以至於“狗急跳牆”“圍魏救趙”

最後,王莆中堅信,美團即時零售業務勢不可擋,“30分鐘送萬物”創造的新體驗一定會滿足更多使用者需要,把那些大而無當的倉配體系掃進歷史垃圾堆

自京東外賣上線以來,美團一直保持著低調沉穩的態度,偶有發言也是大方地回一句“如果整個行業都向我們看齊,也是好事”。

是什麼讓美團變得火藥味十足,幾乎是以“開炮”方式正面回應京東入局外賣市場一事。或許,這與公司接下來大動作有關。

除了點評京東外賣,王莆中還透露美團非餐飲品類訂單已突破1800萬單,原定將在這周發佈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

電商行業

,讚842

公開資料顯示,即時零售指的是實體商超等本地零售店依託網路,就近為消費者實現1小時乃至30分鐘內快速送達的零售模式。消費者線上即時下單,線下即時履約,滿足本地即時需求。

實現了外賣市場的主導地位後,美團於2018年啟動即時零售業務“美團閃購”,主打平均30分鐘“萬物到家”。

過去,該業務一直沒有APP獨立入口,主要依託於美團外賣,區別只是買餐或買非餐食。如今,美團正在小範圍灰度測試App首頁的“閃購”一級入口。

目前,即時零售市場競爭激烈,眾玩家前仆後繼,各顯神通。

美團、餓了么為代表的平臺早早從餐飲外賣拓展至各種品類,逐漸切入即時零售市場;京東、淘寶等電商巨頭則將O2O業務與B2C業務融合,實現即時零售業務轉型。

從整體市場情況來看,行業尚未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在這一背景之下,部分業內人士推測,王莆中此番“炮轟”京東很可能是為了給美團閃購造勢。

美團業績報告顯示,2024年美團閃購的交易用戶數突破7.7億,創下歷史新高,年度交易用戶數量接近3億;

2025年一季度,美團即時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23%,外賣單量增速約9.5%,收入增速10.7%,整體處於增長態勢。

不難看出,儘管餐飲外賣仍是美團主要的收入來源,但非餐飲品類發展迅速,其重要性愈發明顯,或將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以提升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份額。

那麼,面對美團的公開嗆聲,京東的態度又如何呢?很快,京東集團新聞發言人齊珊珊就在當天中午發佈了與劉強東的內網對話。

得知王莆中的發言後,劉強東一改往日的強勢風格,只是雲淡風輕地回應稱:“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

電商派

,讚2305

同時,劉強東強調,要是有空就趕緊去加入“小哥應急小組”,看看有沒有外賣或者快遞兄弟在大風中遇到困難的!或者去參與出口受阻企業的採購小組工作,儘快給他們提供説明。

 

圖源:微博

整體回應風格,頗有幾分“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的灑脫姿態。

無論是犀利或淡定,可以明確的是美團和京東早已在各種業務上“短兵相接”,隨著美團閃購即將登場、京東外賣來勢洶洶,新一輪即時零售大戰全面爆發。

美團京東之戰,由來已久

事實上,隨著即時零售的配送品類愈發豐富、時效性日益增強,業內人士早已達成共識:京東與美團必有一戰。

但誰都沒想到,這場商戰來得這麼突然且樸實無華,一系列“口水仗”倒是滿足了不少網友的吃瓜欲。

早在2022年,美團與京東之間就埋下了一個隱雷。

同年8月,美團調整各個業務收入的披露方式,將原來的“餐飲外賣、到店酒旅、新業務”三部分,調整為“核心本地商業”和“新業務”兩部分。

其中,“美團閃購”首次被歸入核心本地商業,與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並列為公司業務的基本盤。

9月,美團閃購與華為達成合作,首批62城超1000家華為授權體驗店入駐美團,消費者可享受華為正品商品最快30分鐘到家服務。

圖源:美團APP

隨著美團與多家主流手機品牌建立合作關係,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團閃購已成為數碼新品首發的重要陣地”,但3C數碼家電正是京東長期主導的領域。

在這關鍵時刻,京東選擇轉守為攻,開始試水外賣業務。

彼時,前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京東已考慮和研究推出按需外賣服務,並強調“達達快送”在同城配送方面擁有強大能力,有利於京東在外賣領域取得優勢

作為中國頭部電商平臺,京東倘若踏足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的外賣市場,無疑會打破現有的競爭格局。但由於電商爆發低價戰、抖音殺入本地生活領域……,美團與京東尚未在此開啟正面對決。

進入2024年,美團步步緊逼,京東則推出了全新業務。

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美團閃購2024年訂單量飆升,有不少類目正迅速接近電商平臺,甚至實現了反超。

具體來看,3C家電訂單量接近京東全站4成,其中電腦辦公類商品訂單量已超過京東全站,手機通訊類商品訂單量超過京東全站4成。

此外,美妝品類訂單達京東全站3成,水飲、乳製品、零食等日用快消品訂單也大幅超過多個電商平臺。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3C家電訂單量增速較快,但在客單價上美團閃購和京東還有較大差距。

再看京東,經過一系列戰略佈局和資源投入,開始即時零售市場上站穩腳跟。

先是招來美團老兵郭慶,擔任集團顧問,負責研究探索機器人、即時零售相關業務,隨後又將即時零售視為三大必贏之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年5月,公司將原有的小時達、到家業務整合升級,推出全新品牌“京東秒送”,提供最快9分鐘送達服務。京東App首頁還上線秒送專區,為商家和商品帶來更多的曝光機會。

圖源:京東APP

8月,達達集團發佈2024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報告,其中京東秒送營收9.12億元,多頂核心指標都跑出了“加速度”。

數據顯示,二季度,京東App場域的月均下單用戶數和訂單量,同比增長雙雙超100%;京東秒送營業門店數同比增長接近70%,日均動銷門店數同比增長超過80%。

今年以來,美團與京東的即時零售之戰全面爆發,外賣業務成為競爭焦點。

2月,京東外賣高調入局,劍指美團腹地:實行“0傭金”商家招募計劃,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上線百億補貼……種種措施引發行業震動。

新行情

,讚1647

截至目前,京東外賣已與超10000名全職騎手簽署正式勞動合同,日訂單量突破100萬,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正式宣告千億外賣市場迎來全新變數。

與此同時,美團也在多條業務線上進行戰略部署,全面應對京東來襲。先是試水“浣熊食堂”外賣放心店,推動“明廚亮灶陽光廚房”,隨後全面跟進騎手保障措施。

近日,美團還宣佈全面升級“神搶手”銷售場域,通過億元級流量扶持+精準助力金政策,助力品質商家突破低價競爭,並在北京、深圳、長沙三地上線“多店搭配買,騎手一起送”商圈功能,有利於提高整體配送效率。

圖源:Tech星球公眾號

值得一提的是,王莆中公開喊話前,京東CEO許冉恰好向媒體透露,京東外賣的餐飲日訂單量預計這周即將突破500萬單,速度遠遠快於預期。

但去年二季度,美團的即時配送訂單數就達到平均每天約6800萬單的目標。從體量上看,京東外賣與美團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與此同時,憑藉供應鏈、自營模式、物流與售後服務的全鏈條優勢,京東早已在3C數碼家電市場建立“護城河”。

儘管美團在即時配送領域有著顯著優勢,但要在3C數碼領域撼動京東的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難看出,在這場真刀真槍的攻守戰中,兩大互聯網巨頭皆聲勢浩大,野心勃勃。但即時零售絕非一朝一夕之爭,而是長期拉鋸戰,誰能笑到最後,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