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狂飆!金飾價格破千,背後邏輯何在?
更新于:2025-04-14 14:53:03

近期,黃金價格的劇烈波動引發了廣泛關注。儘管金價在短時間內經歷了顯著下跌,但很快又迎來了一輪大幅上漲,金飾價格更是突破了千元大關,年內漲幅已超過200元。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參與者對黃金價格邏輯的深入探討。

據行業消息,隨著國際金價突破3200美元/盎司的關鍵點位,國內金飾價格也攀升至歷史高位。4月11日,多家知名珠寶品牌的足金飾品價格均超過了990元/克,部分品牌如週六福的足金999.9飾品價格更是達到了1010元/克。與年初相比,金飾價格每克上漲了超過200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幾天前,現貨黃金和COMEX黃金還一度跌破3000美元關口,但隨後迅速反彈,短短數日內金價大幅攀升。

面對金價的劇烈波動,上海黃金交易所及時發佈了風險提示公告,指出近期國際形勢複雜多變,貴金屬價格波動較大,市場風險加劇。交易所提醒各會員單位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做好風險應急預案,並提示投資者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傳統上,黃金被視為經濟動蕩時期的避險資產。當經濟環境不穩定、風險增加時,投資者往往會將資金投向黃金等具有保值功能的資產。從歷史數據來看,黃金價格與經濟穩定發展呈現出一定的反向關係。然而,近年來這一邏輯似乎受到了挑戰。儘管美國實際利率持續上升,但金價卻並未如預期般下跌,反而呈現出強勁的上漲勢頭。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黃金價格上漲的背後邏輯依然離不開避險需求的支撐。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投資者對資產安全性和保值性的需求大幅提升。各國央行近年來持續增持黃金,也進一步推動了金價的上漲。據數據顯示,近15年來全球央行持續凈購黃金,2024年四季度央行購金量同比增長54%,全年購金規模連續第三年突破千噸。

值得注意的是,黃金與美元的強綁定邏輯近年來逐漸失效。儘管歷史上美元與黃金緊密相連,但近年來各國央行增持黃金的趨勢使得黃金逐漸呈現出去美元化的特徵。黃金作為超主權貨幣的屬性被全球主要經濟體所接受,增加黃金持有量能夠增強本國貨幣的信用,為本國貨幣推進國際化提供底層支撐。因此,黃金價格的波動逐漸不再完全受美元波動的影響。

黃金本身的稀缺性也是推動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黃金的形成過程特殊且漫長,儲量有限。隨著開採成本的上升和環保要求的提高,黃金的供應稀缺性進一步加劇。在需求不變或增加的情況下,供應的減少必然會推動黃金價格的上漲。

黃金市場的劇烈波動也引發了投資者的不同反應。一些人選擇繼續持有黃金以保值增值,而另一些人則趁機出貨獲利。據商家反映,近期黃金金飾的回收量環比大幅增長近20%,許多消費者前來諮詢黃金回收事宜。然而,黃金回收價格與售價之間的差價也越來越大,目前市場上的回收金價與售價差距已達到25元左右。

儘管黃金價格的波動看似沒有邏輯可言,但實際上其背後依然存在著深刻的經濟和市場因素。投資者在參與黃金市場時應充分了解這些因素,理性投資並做好風險防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