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例體細胞克隆牛在亳誕生
更新于:2025-04-14 12:13:52

本文轉自:亳州晚報

    本報訊 近日,首例安徽省體細胞克隆延邊牛在安徽省牛羊產業技術體系亳州試驗站——亳州市譙城區古城鎮興亞養殖場誕生。這意味著可嘗試在安徽建立延邊牛的異地種群,為國家珍稀牛種的保護體系增添了“原位保種場+異地克隆中心”的創新模式,為我省地方良種資源保護提供了可借鑒的範例。

    此次體細胞克隆牛以國家珍稀牛種延邊牛優秀種公牛為範本,由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吉林農業大學副校長呂文發教授團隊首次完全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程技術完成克隆胚胎的培育,並與安徽科技學院教授、省牛羊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華金玲團隊、省牛羊產業技術體系亳州綜合試驗站共同完成受體牛準備和胚胎移植。通過精細化孕期監測,首次實現克隆牛全週期健康管理:一個月內8頭牛檢測到羊水,100天后3頭牛維持妊娠,經過280多天的妊娠週期,最終獲得2頭健康克隆公牛犢誕生。經臨床檢查,克隆犢牛生長髮育正常,體型毛色與體細胞供體種公牛完全一致。

    肉牛產業是亳州農業的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肉牛產業發展,2023年在全省率先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全市肉牛飼養量和出欄量均位居安徽省前列。為進一步提升產業的科技含量,市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對接國家和省級產業技術體系,引入前沿科研專案,體細胞克隆牛技術的落地,為亳州肉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記者 曹晴晴 李明 通訊員 鄭巍)

    ■名詞解釋

    體細胞克隆技術

    體細胞克隆技術是指把動物體細胞經過抑制培養,使細胞處於休眠狀態。採用核移植的方法,利用細胞拆合或細胞重組技術,將卵母細胞去核作為核受體,以體細胞或含少量細胞質的細胞核即核質體作為核供體,將後者移入前者中,構建重組胚,供體核在去核卵母細胞的胞質中重新程式設計,並啟動卵裂,開始胚胎發育過程,妊娠產仔,克隆出動物的技術,又可稱之為體細胞核移植技術。

機器人出動!
機器人出動!
2025-03-26 13:52:36
地埂上的“食堂”
地埂上的“食堂”
2025-03-26 13:54:44
時光里的告白
時光里的告白
2025-03-26 14:12:52
全省常住人口6539萬人
全省常住人口6539萬人
2025-03-26 14:16:51
大風刮,浮塵起
大風刮,浮塵起
2025-03-26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