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勞動午報
3月21日,廣西梧州市總工會勞模工匠和工會幹部在梧州市玫瑰湖公園“勞模工匠林”義務植樹。日,來自該市的勞模工匠和工會幹部,揮鍬鏟土、夯苗、澆水,幹得熱火朝天,為城市公園綠色生態廊道增添新綠。(3月24日 《工人日報》)
綠色,作為生命的象徵,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追求高品質發展的堅實基礎。植綠護綠,從來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勞模工匠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建”的真諦。他們揮鍬鏟土的每一個動作,都在為城市增添一抹新綠;他們夯苗澆水的每一滴汗水,都在為生態廊道注入新的生機。這種共建精神,讓城鄉綠化從政府主導的“獨角戲”變成了全民參與的“大合唱”。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一片“勞模工匠林”,就是一座綠色豐碑。它見證著勞模工匠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見證著城市居民對綠色家園的嚮往。當這片樹林茁壯成長,它將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成為城市生態的守護者,更成為共建共用理念的生動註腳。
俗話說得好:“櫻桃好吃樹難栽,不澆汗水花不開。”植綠護綠,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守護綠水青山,踐行綠色低碳,為讓人民過上高品質生活,讓我們以勞模工匠為榜樣,攜手共建綠色家園,讓城鄉處處充滿生機,讓生活處處洋溢幸福。□劉純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