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彭 江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非法證券活動也利用AI不斷翻新行騙手段,令投資者防不勝防。相關管理部門需要有針對性地應對AI造假亂象,讓AI技術發揮正面作用,避免其成為非法證券活動的工具。
非法證券活動一直是阻礙市場良性運營、破壞市場基本生態的毒瘤。近日,證券監管部門向券商下發通知,要求券商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假冒公司或公司員工從事非法證券活動的情況。
非法證券活動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非法推薦股票期貨基金、假冒仿冒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及從業人員、場外配資、非法代客理財、境外機構非法提供跨境證券交易服務等都涉嫌非法證券活動。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非法證券活動也利用AI不斷翻新手段,通過直播、短視頻、圖文等形式,從事非法薦股活動並騙取高額費用。一些非法薦股團夥還利用AI製造虛假權威背書,比如,通過AI生成仿冒機構分析師形象的虛擬人,偽造“即時解盤”視頻,或批量生產看似專業的“個股診斷報告”,甚至利用大數據分析投資者的行為偏好,精準推送欺詐內容。
針對AI造假亂象,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大管理力度,堅決打擊誤導投資者、侵害投資者財產安全的違規行為,讓AI技術發揮正面作用,避免其成為非法證券活動的工具。要進一步強化互聯網非法金融活動治理,不斷完善監管協作機制,集中力量處置從事非法薦股、非法金融仲介等活動的帳號,常態化清理引流類及誘導性違規資訊。對網上金融資訊亂象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定期處置清理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臺上從事非法薦股、非法金融仲介等活動的帳號,加大對無資質從事非法證券相關業務的網站及賬號的處置處罰力度。
作為連接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重要橋樑,券商等機構在投資者教育和權益保護工作中承擔著不可替代的責任。券商需要加強日常監測處理,一旦發現相關假冒行為,應立即舉報,協助受害人向公安機關報案。還應及時通過公司官網、證券交易APP或簡訊等方式發佈相關風險提示,做到監測及時,應對有效。此外,也要進一步強化投資者教育,有針對性地向其提示AI造假新模式,加強投資者防詐意識教育。在公司官方網站發佈操作指引,提醒引導投資者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證券開戶和交易,幫助投資者增強風險意識、提升防範能力。
投資者要提高對非法證券活動的防範意識,學會識別非法證券活動,謹慎向第三方帳戶或個人帳戶轉帳。不要相信各類異常承諾,任何所謂承諾保本保收益、提供“內部通道”的行為均屬違規。遇到可疑情況,應立即通過券商、基金公司官方客服進行核實;若已遭受損失,應保留聊天記錄、轉帳憑證等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