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惠州日報
周國平的《成長是一件孤獨的事》是一本富有哲理性的隨筆散文集。書中的文字簡潔卻飽含哲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人生目標的探討,他認為優秀應當成為我們追求的首要目標,而非成功。
優秀是一種源於內心的追求,它不為取悅他人,只為成就更好的自己。周國平認為優秀是一種內在的自我提升,不必太在乎外界風雨。而我們時常在追逐成功時,像踏上了一條沒有盡頭的道路,眼前的名利和成就彷彿總是遙不可及,而這種追逐也容易使我們迷失方向,忽視內在的成長。書中引用的荀子名言“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很好地詮釋了這一觀點。這種回歸內在、注重自我成長的理念無疑顯得尤為重要。與其追逐外界的掌聲,不如精心打磨自己,專注於內心的豐富和思想的昇華,才能在外界的風雨中保持堅定與從容。
物質的成就終有盡頭,而內在的豐富才是恆久幸福的源泉。正如書中所說:“要讓老天賦予你的各種精神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長,智、情、德全面發展,擁有自由的頭腦、豐富的心靈和高貴的靈魂。”這不僅是對“優秀”的定義,也是對人生意義的深刻理解。許多人將成功等同於財富和名利,但這種表面的成功很容易陷入虛無感。因為一旦外界的光環褪去,內心空虛的人往往失去方向。真正的優秀,不是依賴於外界的評價,而是來自內在的力量。智力上的探索、情感上的豐盈、道德上的堅守,這些才是我們一生需要不斷追求的財富。這些品質能讓我們在複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衡和穩定。
真正的優秀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源自內心的修鍊與堅持,經過時間的沉澱與打磨,會愈發醇厚而有深度。歷史上,有些創作了偉大作品的藝術家、作家,雖在貧困和默默無聞中度過一生,但他們的才華與貢獻卻在去世后得到了認可和讚譽。正如周國平所言:“一個優秀的人遲早有機會獲得成功,而且一旦得到,就是真正的成功,是社會承認、自己內心也認可的成功。”這種成功不僅是外界對其作品的認可,更是一種內心的自我認同。
本書以簡潔而富有深度的文字,引導我在人生目標的追求中專注於內心的堅定和成長。當我學會安靜地與自己對話,懂得追求內心的豐盈,成功是否到來,便不再那麼重要。因為,我已經在前行的路上走得從容而堅定。
(郭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