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飯避免腹脹:掌握這些餐飲原則,遠離早飽與噯氣困擾!
更新于:2025-04-13 16:30:03

消化不良的定義

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中上腹部的不適感。具體癥狀包括餐後感到過飽、早飽、中上腹疼痛或燒灼感,有時還會伴隨脹氣、噯氣、噁心和嘔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那些無法通過器質性疾病、系統性疾病或代謝性疾病解釋的消化不良現象。這類消化不良在沒有明顯警報性徵象的情況下較為常見,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有著明顯的負面影響,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的負擔。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飲食調整建議

1. 定時進食

儘管現代人很難做到定時進食,但我們應該盡量遵守這一原則。

2. 專心用餐

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下慢慢享用食物,避免匆忙進食。最理想的狀態是不看電視節目,不與人交談,也不考慮工作問題,保持愉悅的心情有助於胃液分泌,使食物更容易消化。

3. 細嚼慢咽

仔細咀嚼食物可以減輕胃部的負擔。快速進食和不斷交談會導致吸入過多空氣,從而引起胃脹氣。

4. 避免難消化的食物

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需要更長時間消化,會減慢胃部蠕動,增加胃的負擔。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辛辣食品和油膩食品。

5. 避免暴飲暴食

每頓飯吃到七八分飽是最理想的狀態,因此,自助餐最好偶爾享用。

6. 少食多餐

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部因一次性消化過多食物而承受過重負擔。兩餐之間可以喝一杯牛奶。

7. 戒除煙酒

8. 減肥

對於肥胖者來說,減肥有助於減輕胃部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