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居然有這麼多的小心思,建議新手爸媽瞭解一下
更新于:2025-04-13 16:02:19

有研究表明,母體中七個月大的胎兒就已經有心理活動了,出生後所經歷的一切都會對他的身心及一生的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想知道寶寶出生後在想什麼嗎?

01

寶寶出生的那一天、那一刻,母親成為了全家人關注的焦點,在經歷了漫長又強烈的陣痛后,寶寶終於出世了。

這個時候,母親的身體很虛弱,非常需要家人的照顧,家人往往把寶寶放到一邊,把大部分的注意力和溫柔的關照都放到了母親身上,卻很少注意到,寶寶同樣經歷了巨大的考驗。

大人以為剛剛出生的嬰兒什麼都不懂,只要給他一個溫暖的小被窩就可以了,但對於幼小寶寶來說,離開媽媽的肚子就像遠行的遊子離開溫暖安全的家一樣。

他出生之前的十個月都生活在母親溫暖的身體里,舒服、安全、無憂無慮,從來不用擔心會受到任何傷害。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原本安逸地生活突然變得很動蕩,莫名其妙地被一雙冰冷的大手抓住,生拉硬拽、不斷擠壓,呵護他的一切瞬間就消失了,睜開眼睛已經是一個陌生的世界,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緊接著,他被抱著進行了簡單的檢查,放到秤上稱了體重,又被沒有溫度的棉被包裹起來,隨意地放到了一邊。

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不會說話,不能站立,無法用任何肢體語言表達自己,所有的情緒都彙聚成了一聲響亮的啼哭。

02

如果父母沒有提前對寶寶的心理呵護做準備,在寶寶出生後,沒有得到同母體內部環境相似的外部環境以及心理呵護,寶寶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而且這種創傷會深深地留在他的潛意識裡,影響他今後的成長。

他可能會表現得煩躁不安、哭鬧不斷。寶寶在出生後,一般每天都會有長達18-20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有的寶寶醒來后,總是會表現得煩躁不安,毫無緣由地哭鬧,看上去十分痛苦,對外部環境充滿了抗拒與排斥,就是因為出生後的這個環境過於冰冷,父母沒有照顧到他的心理感受,他感覺不到溫暖,感覺不到父母的愛。

如果他一直得不到父母足夠的心理呵護,心理創傷就會越來越嚴重,非常地缺乏安全感,長大後可能會出現過度依賴父母、無法正常地與外界建立很好的連接等心理問題。

03

所以,在寶寶出生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呵護的準備,讓他在出生後依然能感受到曾經熟悉的一切,比如,讓他盡可能地靠近母親,貼近母親的心臟,感受母親的心跳、氣味和聲音;讓房間的光線溫和、溫度適宜;幫他穿質地舒適的衣服等等。

多多給予他愛的撫摸與擁抱,幫他進行按摩,緩解肌肉壓力,幫他做做伸展運動,活動活動四肢,按時給他餵奶,經常幫他變換一下睡姿,讓他保持舒適,心理上有一個安全溫暖的寄託,從而獲得安全感,然後可以放心地去適應一個陌生的環境。

要多多地和寶寶講話,寶寶哭鬧、拉粑粑、沖澡的時候,都和他聊一聊他身邊正在發生的一切,如果他表出抗拒與煩躁,一定要溫柔耐心地安撫他。

還可以給寶寶放一些他曾經在母體內常聽的胎教音樂,哼唱一些比較輕鬆歡快的曲子,溫柔的旋律可以減輕寶寶的焦慮,令寶寶心情愉悅,增進父母和寶寶的感情,同時,還能刺激寶寶的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育。

另外,父親要盡量多體諒關照呵護母親,避免母親產後抑鬱,讓母親保持心情愉快,和諧的夫妻關係與家庭氛圍,也有利於寶寶安全感的建立。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