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冷藏米飯減肥”的話題
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武漢市第三醫院營養科
副主任醫師付娟表示,
“冷藏米飯有助於減肥”的觀點
有一定科學依據,
但不一定非要嘗試,
“科學減脂需平衡膳食與運動,
不可片面追求捷徑”。
白米飯。圖片由AI生成
“冷藏米飯的核心機制在於抗性澱粉。”付娟解釋,食物中的澱粉分為快消化澱粉、慢消化澱粉和抗性澱粉三類。其中,抗性澱粉無法被小腸吸收,幾乎不提供熱量,也不會顯著升高血糖。其進入大腸后,可被腸道菌群發酵為短鏈脂肪酸,促進益生菌生長,改善代謝並增強飽腹感。
微博原文中提到,普通粳米飯冷藏24小時後,抗性澱粉含量可從4%升至14%。付娟說,米飯煮熟冷卻時,澱粉分子結構發生“老化再生”,形成類似膳食纖維的抗性澱粉。此外,土豆、豌豆、紅薯等食物也會含有抗性澱粉。
對於如何正確“吃冷飯”,付娟建議米飯蒸熟后密封冷藏於4℃左右,緩慢冷卻更利於抗性澱粉形成;複熱時避免加水過多,推薦微波加熱或加蓋蒸,以減少澱粉再次糊化。她也提醒,冷飯口感較硬,保存不當易滋生細菌,部分人食用后可能出現腸胃不適,“冷藏米飯並非適合所有人,兒童、老年人及胃腸功能較弱者需謹慎”。
“抗性澱粉的作用不可否認,但減肥效果因人而異。”付娟表示,減重的核心是“熱量赤字”,而非依賴單一食物,“相比起吃冷藏米飯,蕎麥、燕麥等雜糧本身抗性澱粉含量較高,搭配蔬菜和優質蛋白更利於健康減重。”
記者| 趙萌萌
通訊員| 張素華 陳舒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