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場業績說明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終於就長安汽車與東風集團的整合傳聞給出了正面回應。這一表態不僅標誌著兩大汽車央企的戰略重組邁入了實質性的操作階段,同時也為市場普遍關注的汽車央企改革指明瞭方向。
據朱華榮透露,長安與東風的整合方案已經接近完成,雙方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相關事宜。針對網路上流傳的“長安將被東風吞併”、“總部將遷至武漢”等不實傳言,朱華榮明確進行了否認,但並未透露更多具體細節。他表示,長安汽車對於此次整合有著清晰的規劃和預期,未來將會及時向社會公佈進展情況,以避免不實資訊對市場信心造成干擾。
朱華榮強調,此次重組將為長安汽車帶來更多的積極因素,而非負面影響。他指出,重組並不會改變長安汽車既定的發展戰略,包括品牌佈局、技術規劃以及全球化目標等。相反,此次重組旨在通過資源整合,打造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集團,特別是在智慧網聯、新能源等核心技術領域,強化自主創新能力。這與長安汽車的“香格裡拉”、“北斗天樞”和“海納百川”三大戰略高度契合。他還表示,重組將帶來顯著的協同效應,推動長安汽車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加速其向“世界級一流汽車企業”的目標邁進。
此次重組被定位為“汽車央企戰略重組”,目標直指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浪潮之巔。朱華榮指出,中國汽車產業需要通過集約化發展來突破技術壁壘,特別是在智能駕駛、固態電池等前沿領域形成規模化優勢。為此,長安汽車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超過200億元用於佈局AI大模型,並計劃在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的裝車驗證,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的量產。這顯示出長安汽車對於重組與技術創新規劃的深度綁定和堅定決心。
儘管朱華榮對重組持樂觀態度,但市場仍然關注整合后的管理協同、品牌差異化運營等實際問題。長安汽車2024年的財報顯示,其凈利潤同比下降了35.37%,但2025年一季度預計利潤將有所回升。這為重組提供了階段性的財務緩衝。根據規劃,長安汽車計劃在2030年實現總銷量500萬輛,其中海外目標為120萬輛。此次重組有望為長安汽車的全球化佈局注入新的動能。
長安與東風的整合不僅是中國汽車央企改革的標誌性事件,更是中國汽車產業應對全球化競爭的重要一步。朱華榮的回應傳遞出了長安汽車“穩定戰略、強化技術、拓展全球”的明確信號。然而,如何平衡協同效應與品牌獨立性,將是長安汽車在後續實踐中需要不斷探索和驗證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