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季在於春,春意味著寒冷退去,暖意上湧,雷聲隆動,萬物復甦,生命的輪迴再次開啟。人們伴隨著和煦的春風,開始嚮往野外,心情舒暢。而攝影師也在春暖花開的滿眼生機中,盡享攝影的大好時光。在春天拍攝,就要表現富有春季特色的景物。
比如拍綠。嬌嫩的綠最富生命氣息,代表了無限的生機,像早春時新生的綠、肆意生長的綠、新綠與舊綠等。要注意的是,滿畫面的綠色容易顯單調,要想辦法避免——可以使用微距鏡頭拍攝特寫,或者採用小景深營造鮮明的虛實效果,或為綠色尋找一些陪體元素,如枯枝條、小昆蟲等,使綠色變得突出、生動。
比如拍溪流。解凍後的河流清新歡快,拍攝水流時,可以使用較低的快門時間,突出其絲綢般的質感效果,營造出夢幻的感覺,這種效果曝光時間一般要長於1/4秒。如果場景整體較亮,為了能獲得較低的快門速度,就要使用中灰鏡,以減少進光量。測光時使用點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以中間調的景物作為測光點,如岩石陰影中的流水,這樣畫面中較暗的石頭與較亮的水流就都能曝光準確。此外,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使用三腳架或者給相機找一個穩定的支點,是必要的。
比如拍花卉。除了綠,花也最能代表春色,春天中百花齊放的情景讓人陶醉。不過,要拍攝百花齊放的景象,看似容易,卻並不簡單,很多影友容易陷入“眉毛鬍子一把抓”後的視覺窘境之中。攝影是一種講究簡潔的藝術,最忌諱的是在畫面中放入過多元素,所以要首先明確拍攝的主體,而後再充分地做減法,並合理運用對比手法,如色彩對比、虛實對比、大小對比等來突出主體,增強視覺效果。此外,柔和明亮的散射光,如半陰天條件更容易顯出花朵的優美色調,而明亮的順光則可以凸顯花卉的形態和色彩,逆光照明可以刻畫出花卉和枝葉的半透明質感,別具趣味。
比如拍攝豐富的生活景象。這需要攝影師明確主題,找准主體,處理好主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在拍攝中做到眼疾手快,善於觀察,捕捉到精彩瞬間。拍攝踏青遊客,為了突出主體,就要善於取景,因為照片上的人物要突出,背景不能喧賓奪主。要選擇乾淨的背景,比如綠色的青草地、小樹林或者藍色天空。當然,拍攝時的人物姿勢、表情等也很重要,我們可以與拍攝物件多溝通,讓其放鬆自然,也或者乾脆不打擾拍攝物件,從一旁偷偷抓拍他們的自然瞬間。
總之,春天已經到來,快讓我們帶上相機,速速收穫美好的春季景象吧。
盛開的杜鵑花 王惠敏 攝點評人:劉英毅(北京市朝陽區攝影家協會主席)
點評:空中俯拍,利用棧道為畫面營造生動的線條形態,不管是分割畫面,還是營造形式,都非常有效果,生動的斜線形態增加了畫面的美感和活力,而遊人和繽紛的色彩更是展現出盎然春意,表達了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美妙意境,展現出一派和諧美好景象。
火鍋經濟 張勇 攝
點評:相似的景物通過排列和重複可以形成生動的圖案效果,加之人物等動感元素的點綴,為畫面帶來豐富有趣的內容和變化。高角度俯拍將花田火鍋的新鮮生活方式展現得一覽無遺。
櫻花雨 趙新華 攝
點評:櫻花如雪紛紛飄落的景象被作者準確捕捉,虛實結合進一步渲染了落英繽紛的意蘊。櫻花樹下的遊客密集之態鮮明,彰顯春遊的氛圍感,高角度俯拍展現出透視結構,並將人群作了富有層次的呈現。
水上花海 應豐明 攝
點評:色塊的排布形成生動的圖案效果,平面化的視角進一步強化之,線面結構和豐富內容,以及色彩帶來的視覺吸引,讓畫面趣味橫生,頗富觀賞性。
春天的味道 呂學軍 攝
點評:作者清晰聚焦小松鼠,通過逆光形成的輪廓光效塑造其可愛的輪廓形態,並利用樹枝形成的斜線結構營造形式。小松鼠與花朵恰到好處的結合,彰顯了主題意趣。
櫻花樹下 張正道 攝
點評:合理的元素構置不僅突顯了人物,也使畫面變得富有層次和均衡感,花樹形成的三角形結構既生動又穩定,逆光效果帶來了光影氛圍感,人物的形態特徵也因此得到強化。
牧春 陳人華 攝
點評:瞬間中不僅展現出了不同元素的情態,更突出了鄉村特有的春意美感,尤其是路面的線性分割,以及有序的牛群和人物點綴,在漫野的花樹下,深入人心。
花海穿行 張燕 攝
點評:作者使用道路分屏,營造斜線構圖形式,騎行的遊客以生動的排列狀態展現出透視和節奏感,彰顯主題意蘊,兩側的農田和花樹則以色塊結構營造出真實可信的春意。
花開漫山間 許文君 攝
點評:高角度俯拍使景色得以全面呈現,點綴在綠野之中的花樹吸引人心,密集的狀態展現出優良生態,薄霧的存在增加了畫面的神秘氣息和寫意氛圍。
萌娃遊花海 曾學先 攝
點評:排成一隊的萌娃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遊園,其可愛的形貌在作者恰當的取景角度下得到精彩展現,大面積的花田打造出氛圍感,明亮的光線便於展現色彩優勢,令畫面洋溢著快樂的氣息。
畫木棉 羅學章 攝
點評:作者將人物構置於前景之中,通過孩子們的排布和相似情態吸引觀者視線,而花樹的形貌與孩子們畫中的內容相映成趣,不僅增加了視覺趣味,更襯托出了春意的美好之感。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蔡燕雲 攝
點評:高角度俯拍的視角較好展現了山鄉景色,花樹與遠處的山峰在冷暖與虛實中呈現空間的對比效果,光線增強了色彩變化,將花樹密佈的狀態氛圍營造和凸顯。
大地畫境 張元戎 攝
點評:空中俯拍的角度將地面景物作了精彩的抽象處理,畫面展現出了生動圖案效果,不僅有較強的視覺吸引力,更引導觀者深入其中,浮想聯翩,色彩的豐富變化讓“畫境”之感愈加鮮明。
花枝為簾 孫寶麗 攝
點評:攝影師利用花枝的延展形態作為前景,增強形式美感和春意氛圍,獲得了生動效果。建築的恰當構置,以及水面的煙霧效果,確立了畫面主體,並進一步增強了主題氛圍。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25年·第25 期·4 版
文、點評:朱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