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可能正在經歷輕度抑鬱,但你可能並未察覺。
對於父母來說,發現孩子是否在遭受抑鬱症的困擾往往是一件非常直觀的事。
然而,兒童抑鬱並不是“矯情”,以下這些場景更有可能觸發抑鬱情緒的產生。
場景一:過分強調孩子的學業成績
“你真是笨死了!”雷格納怒吼道。
“你需要向小明學習,那才叫聰明。”
當父母對孩子寄予厚望,但若過於關注學習成績,便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場景二:隨便斥責孩子並以此洩憤
“你真是沒用!”龍塵憤怒地盯著那道身影。
“廢物!”
“對我一點幫助都沒有!”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極大影響。夫妻爭吵、家庭暴力等都可能引起孩子產生抑鬱情緒。
場景三:不與孩子溝通
“媽媽,所有人都在嘲笑我。”
“別來煩我,我現在很忙。”
當孩子遇到問題,父母因工作繁忙而忽略孩子的感受,這將給孩子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
場景四:讓孩子習以為常的責備和質疑
“太陽都快要落山了,你還在為媽媽做事。”
“居然得了滿分,你是作弊的吧?”
嘲諷是對孩子身心的直接傷害,父母不應忽視這些話所帶來的傷害,更不能讓孩子因此而誤解,導致孩子承受長久的心理創傷。
場景五:網路暴力
"我很難看吧?"
"那我還有什麼臉面去面對他人呢?"
當孩子因為生氣而在網路上進行人身攻擊時。不要小瞧互聯網上的評論,有時一句話就足以造成巨大的精神傷害。
場景六:對小孩過度施壓
“你曾經是多麼優秀,現在怎麼變得如此差勁。”
“以你的能力,難道還不夠格上學嗎?”
隨著高考的壓力逐漸逼近,每個人都感到一種沉重的氛圍。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而不是增加他們的壓力。
場景七:破壞孩子的夢想
"我想成為一名能遨遊宇宙的宇航員。"
"別做夢了,好好學習。"
父母應當鼓勵和支援孩子去追求夢想,使孩子的夢想更加完美,孩子也會為此更加努力。
抑鬱已經成為繼癌症之後的第二大人類殺手,也是我國青少年高發的疾病之一。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出現以下癥狀,請立即聯繫專業醫生進行諮詢。
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