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句話:
“在煙熏火燎的生活中,我們經歷著生活的磨難,最終才明白,所有的苦楚,只能靠自己來治癒。”
很多時候,那些突如其來的厄運,接二連三的麻煩,讓我們猝不及防。
但人生的苦和難,都要靠自己去渡。
凡事看開,心往靜處安,事往好處想,人往遠處看,才是人生最聰明的活法。
01
心往靜處安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遇到事情從不思考,急頭急腦去做,反倒越忙越亂,於是機會來了你也抓不住;
處理一件事遊刃有餘,但當幾件事同時湧來,就會手忙腳亂,忙中出錯。
生活就像一團亂麻,唯有修一顆靜心,才能讓一切迎刃而解。
前兩天重溫了電視劇《人生之路》,越發敬佩男主高加林遇事不慌的處世態度。
高加林是一家雜誌社的編輯,一次緊急會議上,老主編告訴大家雜誌訂閱量下降,照此形勢下去,雜誌社兩三個月內就會倒閉。
得知消息後,有人立馬翻出合作方名片,打算找下家,有人被這突發事件嚇哭,不停地在原地踱步。
只有高加林默默走到一旁,讓自己靜下來,然後一邊打電話諮詢其他雜誌社的訂閱量,一邊起草了一份市場調查問卷。
隨後,他又聯繫老主編開會,建議緊跟時代趨勢,開設雜誌網站,讓普通讀者的文章也能在網站上公開發表。
方案一經施行,雜誌社虧損的局面立即得到扭轉。
高加林也因此受到了老主編的賞識,沒幾年,就升至主編。
《格言聯璧》中說: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真正厲害的人,無論面對何種境況,都能穩住心態,不慌不亂,扭轉乾坤。
即便跌入低谷,也會很快重返巔峰。
哪怕身處逆境,也能尋得對抗之法,反敗為勝。
面對變故,若是一味地陷入慌亂的狀態,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遇事冷靜,懂得變通,用一顆清醒的頭腦,去面對生活的紛紛擾擾。最後你會發現:暴風雨已然過去。
02
事往好處想
主持人阿雅曾經歷過一起小型車禍,事後她卻感謝這次車禍救了自己一命。
一天下午,她正打算和朋友約會,剛出門,她的新車就跟另一輛計程車發生了刮碰。
就在阿雅氣勢洶洶地下車,打算找司機理論一番時,她突然發現,這次車禍是因為她在車子轉彎時,從來不看右後視鏡所導致。
這次是小車禍,沒有受傷,那下次呢?
想到這,阿雅不禁冒出了一身冷汗。
眼前的司機頓時成了她的救命恩人,於是她主動上前跟司機認錯道歉。
司機見她態度好,也不予計較。原本要爭執半天才解決的事,沒兩分鐘就化解了。
你看,這世上的每一件事都有兩面或者多面。
只盯著壞的一面,註定會失去更多;但當你看到好的一面,事態的發展就會逆轉成好的局面。
曾仕強說:上天有好生之德,遇到事情都要往好處想,事情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凡事往好處想,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內心也會舒暢許多。
作家馮驥才曾有過家中失竊的遭遇,家裡的很多貴重物品都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些字畫沒有被盜取。
要是別人遇到這事難保不會苦惱幾天,他卻整天像個沒事人一樣樂呵呵的。
他還調侃道:“這賊不識貨啊,留下那麼多寶貝。”
有人問馮驥才有沒有重大損失。
他說:在家裡我是最重要的生產力,只要我沒事,就談不上什麼重大的損失了。
心理學家安東尼·羅賓說過,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持什麼樣的心態。
人生有太多不如意的事情,我們都難以預料。
如果總認為自己不幸,那只會陷入愁悶的情緒,生活也會一地雞毛。
不如看開點,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好事自會如約而至。
凡事往好處想,以樂觀的態度渡己,便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邁過每一道難關。
03
人往遠處看
知乎上有一個高讚問題:“一個人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有人回答說:“目光短淺,卻沾沾自喜。”
曾看過一個博主的故事。
他原本成績優異,努努力可以衝個985。
偶然間,他發的一條視頻爆火,一連十幾個廣告商找他投廣告。
那段時間,光是廣告費,就賺了幾十萬。
見收入頗豐,他索性退了學,一門心思直播。
但火了一陣後,他的直播間便被網友們拋棄。他想重回學校學習,卻發現早已跟不上進度。
所謂:愚者目淺,以管窺天;智者慮遠,見微知著。
目光短淺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必然難有所成。
有遠見的人,人生之路才更寬。
作家張萌理工科出身,為了完善自己的文史哲體系,她曾花十幾萬報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歷史班。
除此之外,她還報名了深圳國際公益研究院,學習最先進的管理理念。
身邊的朋友都不理解,賺錢這麼不容易,她卻把錢花在那些沒必要的地方。
只有張萌自己知道,這些金錢投入,不僅給自己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還會讓自己的眼界更開闊。
後來,她提出了“杯子理論”,認為當科技發展漸臻佳境,人類所有行為的數據都將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
不少人都嘲諷這是異想天開,她卻因此建立了線上線下雙渠道運營模式,創辦了“極北咖啡”,資產過億。
格局越大,對事物的認知更全面、更深刻,才會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
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的蘇茜·韋爾奇提出了“3-10法則”,指的是做一件事之前,問自己10小時後,10個月後,10年後,會怎麼看待這件事。
想成大事,就要打開格局,站在高處看問題。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
把眼光放長遠點,謀求全域,才能見到更遼闊的天地。
▽
有人說,人生的高度不是看到多少事,而是看透了多少事。
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痛苦與無奈,都是源於你看不清真相,被桎梏在思維的籠子里所致。
心往靜處安,才能看透變數;事往好處想,才能看透得失;人往遠處看,才能看透未來。
當你有一天擺脫生命的局限,看透萬物本質,那麼恭喜你,抵達了人生的更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