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究竟什麼最重要?
以前讀到過一句話:"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成長,是從接納自己的平凡開始。"
以前,我不太理解這句話,更不贊同。畢竟大多數人是一樣的,都自命不凡。曾一度固執地認為,只有努力,就一定能擺脫平凡,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然而大部分的人,即使再努力,或許一輩子都無法成為聚光燈下那個萬眾矚目的主角。
但即使如此,也依舊不妨礙你仰起頭顱,不遺餘力地拼搏前進。
努力過,就勝過了一切意義!
/
我不聰明幽默,抗壓力很差,低能量,大部分時間只想癱在家裡,安安靜靜地活著。
但不可避免,我是個社會性動物,有著群居的一切思想。
三兩次聚會,都是在感歎賺不到錢,落後人一步,生活不如意的,然後相互勉勵“擺爛吧,活著就行結束聚會。
這句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也聽進去了接受自己的普通,只是活著“這是最能寬慰我的話
普通就好像一劑解藥,讓一切都變的合理常態化。
如果我的人生信條依然是努力且達到目標,那我現在大概率還是陷入自己製造的焦慮里。
而當我接受了,我這輩子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一生中偶爾才會中一次彩票,這樣好像一切都說得通了。
我能更好的去接受,去感受過程本身。
有了這底層邏輯的改變,活著的負擔也就淺意識告訴自己,做一個偶爾的發光普通人,每一次小的成就都能帶給我滿足和動力。
接受普通之後輕鬆很多,重新出發也沒那麼舉步維艱普通反而不喪了,心底謙卑的力量,把膨脹的自我收了起來。
/
史鐵生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四肢健全時,常抱怨周圍環境糟糕,癱瘓後,懷念當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
幾年後長了褥瘡,懷念起前兩年安穩坐在輪椅上的時光;
後來得了尿毒癥,懷念當初長褥瘡;又過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時間很少,懷念尿毒症的時候。
大仲馬也講過同樣的話,他說人生無所謂幸與不幸,只是兩種不同境遇的比較罷了。永遠記住,活在當下。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跟明鏡一樣,清楚地明白自己原來就很平庸。
只是心中有那麼股執念和僥倖作祟,想著也許自己可以和別人不一樣,可以走一條別出心裁的路,衣錦還鄉,傳為佳話。
接受自己平庸的那一刻,便是把這股執念和僥倖徹底澆滅,不再妄想,不再希冀,認命了。
那一刻,我不再與自己為敵,也不再與世界為敵。
我開始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開始慢慢接受自己,開始嘗試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會向這個世界投降。我仍然有著一腔熱血。一切由自己的內心出發。
/
建議所有畏手畏腳的年輕人,反覆閱讀這句話:
所有人的看法和評價都是暫時的,只有自己的經歷和成績是伴隨一生的。
幾乎所有的擔憂和畏懼,都是來源於自己的想像,只有你真的去做了,才會發現有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