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場比賽結束,比分定格在115-92的時候,廣東隊的球迷和球員們開啟了正式的慶祝。
確實,這是一場完完全全的勝利,23分的巨大優勢,足可以體現他們對於上海隊的那種實力。
接下來就展開說一說。
首先,從比賽的內容上。
廣東隊確實做的更有針對性,他們派上了在這輪系列賽當中出場時間並不多的黃榮奇,來對哈威進行貼身的防守,甚至幾乎是要粘在了對方的身上,全場什麼事情都不幹,就幹這一件事情。
不得不說,這確實對於哈威來說是非常的不適應也非常的難受。
所以,效果很明顯,17投6中,僅僅拿到了18分。
而且所有的得分也都是輕描淡寫,並沒有那種蕩氣迴腸的感覺,和上一場G2相比,簡直是判若兩人。
這就是廣東隊的經驗老道之處,他們更加的懂得籃球場上的這種所謂“交換”。
用了己方的一個“工兵”型球員,就很好的限制了對方的頭號得分手。
這樣的策略簡直不要太高級。
當然,這也是高級籃球比賽的一種魅力展現。
簡單點說:一支想要走的更遠的球隊,隊中是需要擁有多種“複合型”人才的。
這一點,對於真正有經驗的球隊來說,在休賽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謀劃了。
其次,在戰術的針對性上。
先說上海隊這邊,他們為什麼會輸,更多的就是因為在這一場比賽當中,他們放棄了戰術,把所有的球權全部給到了兩名外援:洛夫頓和哈威。
前面說了,哈威很好的被黃榮奇給限制了。
洛夫頓雖然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每個球都那麼費勁巴拉的一點點博到內線去打,不說這個進攻效率怎麼樣,也確實是有點太消耗體能了。
然而,就算是這樣,他就還不捨得把球給傳給其他的隊友。
就是緊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反觀廣東隊這邊,大部分的戰術發起,都是有“聯繫”的。
比如,最為經典和最為熟悉的“1-5”擋拆。
無論是徐傑還是胡明軒持球,莫蘭德或者吉倫沃特,以及場上的其他大個子球員,都會提到上線來,這個時候,就很自然而然的有了一個空間。
然後,白和矮利用這個空間,就可以帶著球繼續往裡走,如果擋拆的大個子順下了,並且還有了進攻的空間,那麼球瞬間給過去,當時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攻筐機會。
如果這個機會不是很好,上海隊對於大個子的防守回收了,那麼持球的白和矮這邊空間就大了。
他們就可以做出自己的進攻動作了。
總而言之,就算是不懂行的人來看,也會覺得廣東隊的打法更為團隊,更為省力,也更為的從容和更加的有章法。
而且,確確實實,他們全場基本上就是靠著這一招,就把上海隊給降服了。
其實,這就是籃球比賽。
要說複雜確實也有一些,但是,要說簡單,只要練好一套戰術,再靈活一些,就基本夠用了。
這讓這個夜晚的廣東隊大放異彩。
但是,體面的背後也有一絲的尷尬,那就是任駿飛對於王哲林的那次防守,該說不說,那個動作確實是籃球場上不該出現的。
更何況倆人還做過國家隊的隊友。
不要說這還是季後賽首輪,就是打到了總決賽“搶7”,也不能做出這個動作。
這也就是王哲林脾氣好,不然,一場衝突肯定是免不了了。
裁判看了錄像之後,給出了奪權的處罰,真的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不過,咱們的球迷任何時候都是不忘記幽默的,給出的答案是:看到比賽基本拿下,任駿飛就決定提前去訂場慶祝了,不愧球隊當中的老將,總是比年輕球員想的更周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