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壓增高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二者往往會狼狽為奸,使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提高2-5倍。因此,對於此類朋友,醫生往往都會格外注意,任何一個細節處理不好,都可能留下巨大的隱患。
聊到這裡問題就出現了,糖尿病病人選擇降壓藥的時候,與其他高血壓病人有何不同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是事項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朋友們想像的那麼複雜。最開始還是要看血壓的水準。
患有糖尿病朋友的血壓水準如果超過120/80mmHg,就應該開始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當血壓≥140/90mmHg時,可考慮開始降壓藥物治療。當血壓 ≥160/100 mmHg或者高目標值 20/10 mmHg 時,應立即開始降壓藥物治療,並應用聯合治療方案。
有一定醫學知識的朋友會發現,這些措施要比一般病人早一些,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這類朋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太高,為了以防萬一,醫生不得不採取更為激進的預防策略。聊完了用藥時機,另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這類朋友到底應該把血壓控制在多少,才算比較安全呢?
對於糖尿病病人的血壓控制目標,目前國內外指南及循證證據仍存在一定的爭議。 一般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朋友,在安全達標的前提下,把血壓目標控制在<130/80 mmHg較合適。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採用這個血壓目標值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特殊的病人,他們的血壓目標值可以稍微放鬆一點。
這些特殊人群包括孕婦、嚴重冠心病病人和高齡老人。對於患有高血壓的糖尿病孕婦,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35/85mmHg, 以降低母體高血壓加速進展的風險,並盡量減少對胎兒生長的影響,不建議控制的太低,以免影響胎兒的發育。
對於老年或伴有嚴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朋友,考慮到血壓過低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可確定相對寬鬆的降壓目標值,血壓控制目標可放寬至<140/90 mmHg。這個水準,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聊完了降壓目標,我們再來聊一下選擇降壓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一般張醫生在為病人選擇降壓藥時,會綜合考慮降壓療效、對心腦腎的保護作用、安全性和依從性以及對代謝的影響等幾方面的因素。
朋友們都知道,糖尿病病人降壓治療的獲益主要與血壓控制本身有關。由於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現夜間血壓升高,張醫生建議在24 h動態血壓評估的基礎上調整藥物的使用,必要時可考慮睡前服藥。
一般要優先選擇長效製劑,這樣可以有效平穩控制24小時的血壓,包括夜間血壓與晨峰血 壓,以減少血壓晝夜波動,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現在我們常用的5類降壓藥物分別為:普利類、沙坦類、地平類、利尿劑和洛爾類,這5類降壓藥都可以用於糖尿病病人。
需要注意的是,當糖尿病合併白蛋白尿或慢性腎臟病時,沙坦類降壓藥和普利類降壓藥為首選藥物。因為這兩類藥物對保護腎臟功能有莫大的好處,需要注意的是,用藥過程中需要注意血肌酐水平的變化,不要以為吃上藥以後,就啥都不用管了。
日常生活中,為了達到降壓目標,通常需要多種降壓藥物聯合應用。聯合用藥通常會以沙坦類或普利類為基礎,聯合鈣通道阻滯劑、小劑量利尿劑或選擇性洛爾類藥物。當然,如果能使用單片固定複方製劑,就更好了。
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就比較好奇,複方製劑和聯合使用不是一樣的嗎?為何還推薦固定複方製劑呢?表面上看,除了使用方便,複方製劑就不存在任何優勢,但研究卻發現,此類藥物在療效、依從性和安全性方面均優於藥物自由聯合。其中的道理以前咱們反覆講過,這裡就不多加贅述了。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一般不推薦普利類+沙坦類和利尿劑+選擇性洛爾類的治療方案。對糖尿病合併難治性高血壓,可在3種降壓藥聯用的基礎上,加用螺內酯,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血鉀的水準。
最後,新近系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像卡格列凈、恩格列凈、達格列凈這類藥物,能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心力衰竭、 終末期腎病和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所以,這類朋友在選擇降糖葯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下此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