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歲漸長,許多老年人渴望擁有一個安逸的晚年:經濟無憂,身體健康,子女孝順且事業有成,無需為長輩擔憂。
然而,老年時期往往伴隨著孤獨感的加劇,許多老人希望子女能常伴左右。但現實中,由於子女們也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難以做到全天候陪伴。
1、要求和兒女住在一起
除非是老人自己不能照顧自己,只要有一定的生活能力,盡量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有著難言的矛盾,彼此都不舒服。
生活習慣的不同,教育理念的不同,老年人管的多了,年輕人不愛聽;年輕人想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又擔心老人生氣,扣上不孝順的帽子。
年輕的父母生活工作忙碌,有時需要老人幫忙,接送孩子上學,有的就給父母租一間房子,給彼此一個獨立的空間,大家相處還比較和諧。
如果老人需要照顧,兒女輪流前去,或者找一個比較可靠的阿姨,也是不錯的方法。有的老人則提出上養老院,不想給孩子添麻煩,也是無奈之舉。每家的情況不同,只要家庭和諧就好。
2、竭力扶持兒女,卻得不到回報
父母掏心掏胸,把自己的全部所有都給了孩子,出錢出力,幫兒女看大孩子,原以為“老有所養”,可到老年發現,兒女指望不上,還得靠自己。
別把全部的錢都留給孩子,手裡有錢,孩子才會孝順。沒有了錢,孩子卻會遠離自己。自己有經濟實力,可以做出很多選擇。
兒女教育好了,都搶著孝順父母。兒女都算計,不想吃虧,在照顧老人這件事上互相推諉,讓老人暗自心傷,可自己老了,只能看孩子的臉色了。
老人在關心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立好規矩,做事公平,有點兒威嚴,也要給自己留好退路,生活才有出路。
3、盲目投資
老人手裡有點兒養老錢,一定要保住,不要投資,也不適合投資,有很大風險。一旦出現問題,身體和心理都難以承受。
守住自己的錢袋子,不要被高利益所誘惑;身體有病不舒服,去正規醫院看病,不要被別人把錢忽悠走了。
別做什麼發財夢,不要輕易相信別人,人老了,不圖掙什麼大錢,錢夠花的,身體健健康康,沒有生活壓力就已經很好了。
保住自己的養老金,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安享晚年,心情愉快,享受天倫之樂,晚年幸福。
寫在最後
人到老年,保持頭腦清醒,別做傻事,有事情可以和兒女商量,和孩子互相説明,體現家庭的溫暖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