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增壓器的常見故障與誘因解析,汽車知識大公開
更新于:2025-04-11 09:40:49

增壓器通過利用排氣管排出的廢氣驅動渦輪高速運轉,同時通過轉軸帶動壓氣機葉輪同樣高速旋轉,其轉速能夠達到50000-230000r/min。這樣的高速運轉使得壓氣機葉輪吸入的空氣被壓縮,從而大大增加了進入汽缸的空氣密度,相應地提升了柴油機的功率。

渦輪增壓器作為提升發動機功率和降低廢氣排放的關鍵部件,其使用、維護和保養至關重要,不當的操作易引發故障,進而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作。今天,我們將深入討論渦輪增壓器常見的故障現象及其潛在的原因。

渦輪增壓器的運用與維護

在渦輪增壓器的核心部件中,軸承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類軸承,被稱為“全浮式軸承”,需在高速且惡劣的工作環境中運行。因此,保證充足的潤滑顯得尤為重要。如若因油壓低導致機油供應緩慢,將直接損害軸承,進而使渦輪增壓器失效。在正常情況下,發動機啟動是不會遇到這種問題的,但在更換機油和機油篩檢程式後的首次啟動時,卻可能會發生供油緩慢的現象,導致軸承缺乏必要的潤滑。在這種情況下,應在啟動后讓發動機怠速運行約3分鐘,避免立即提高轉速至渦輪增壓器的啟動水準。同理,在高速行駛或爬坡後也應避免立即熄火,而應讓發動機以怠速狀態繼續運行2至3分鐘,以確保渦輪增壓器的軸承得到充分的潤滑。因此,駕駛員在使用渦輪增壓汽車時,必須嚴格按照廠商的要求操作,特別是要高度重視機油的品質,不能將其視作普通自然吸氣汽車來處理。

渦輪增壓器的工作溫度高達900~1000℃,這對冷卻和潤滑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機油的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則可能在增壓器葉輪軸的密封環和徑向軸承處形成結焦或積碳(如圖2所示,圖3為正常狀態)。這些結焦和積碳將破壞密封和潤滑,加劇磨損,最終可能導致漏油或異響,甚至出現卡滯。因此對於裝有渦輪增壓器的車輛而言,在高速行駛后不應立即熄火,而應讓發動機怠速運轉一段時間。

除了高工作溫度外,渦輪增壓器的工作轉速亦十分驚人,全負荷狀態下可達1820萬r/min。如此高的轉速對動平衡有著極高的要求;若不定期按照車輛保養要求進行維護,或未及時更換空氣濾清器,則會使空氣中的塵埃顆粒侵入進氣道,損傷葉片,打破動平衡,增加磨損,導致漏油和發出異響。此外,空氣濾清器的堵塞還會導致進氣端壓力不足,引發進排氣端壓力失衡,進一步加劇磨損。在正常工況下,進排氣端的空氣壓力高於密封腔內的機油壓力,但當進氣壓力不足時,機油壓力會超出進氣壓力,從而導致機油從密封腔中被抽出。因此,按照保養規範定期更換空氣濾清器是極其重要的。

造成渦輪增壓器機械損壞的因素

分析增壓器失效的原因是修復的前提。否則,新替換的增壓器可能很快再次遭受損害。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增壓器損壞方式以及可能的原因,旨在教導我們在使用車輛過程中如何預防增壓器損壞。

機油不足:這將導致增壓器缺少有效潤滑,結果可能是軸承燒毀或渦輪轉子鎖定。

機油污染:含有金屬碎片的機油可能阻塞細小的渦輪轉子潤滑油路,引起局部機油壓力上升,超出油封的承受力,導致機油洩漏。

空氣濾芯損壞:這將導致異物進入渦輪增壓器,損傷壓氣機端的扇葉。

渦輪增壓系統故障的表現及主要原因

發動機動力下降以及其他類型的故障,部分原因可歸咎於渦輪增壓系統的異常。每種渦輪增壓系統的故障都有其特定的誘因。以下是一些常見故障類型及其潛在的誘因對比。

故障類型

渦輪增壓器轉子工作異常:

主要誘因

潤滑不足、軸承損壞

堅硬異物損傷壓氣機或廢氣渦輪

渦輪增壓器殼體或扇葉變形

故障類型

動力不足/增壓壓力低

主要誘因

空濾堵塞

排氣不暢

燃油供應不足

中冷器及管路堵塞

泄壓閥無法關閉

故障類型

增壓壓力過高

主要誘因

燃油供給系統故障或調整錯誤

泄壓閥無法打開

增壓系統斷路閥控制失效

故障類型

渦輪增壓器異響

主要誘因

進/排氣不通暢

渦輪增壓器潤滑不足

渦輪增壓器轉子或葉片損壞

故障類型

渦輪增壓器機油洩漏

主要誘因

曲軸箱通風管路堵塞

壓氣機端殼體油封損壞或氣流管路堵塞

增壓器軸承潤滑油路堵塞

總結

因此,定期檢查渦輪增壓器的渦輪葉片表面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儘早發現問題,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有時候,僅需一次簡單的維修就能解決的問題,如果拖延到最後可能需要更換整個渦輪增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