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所謂的感染,是指由生物因數(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體所導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應。可以說,感染的本質就是炎症。然而,感染的結局卻有可能不僅僅是炎症,而是癌症。
今天我就為大家梳理一些常見感染與某些癌症的關係,希望大家在遭遇這些感染的時候,能夠謹慎對待。
最容易致癌的生物因數是病毒
病毒是人類癌症發生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能夠導致癌症發生的病毒,可被稱為致癌病毒或腫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可能引發肝癌;人乳頭瘤病毒(HPV)可能引發宮頸癌,以及陰道、外陰、直腸、肛門和口咽等部位的癌症;EB 病毒(EBV)可能引發非角化性鼻咽癌等疾病;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 ( HTLV-1 )則會引發成人 T 細胞白血病。
病毒導致癌症發生的本質原因,是造成了宿主細胞的DNA 損傷或基因組不穩定。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並不直接引發癌症,但卻與許多惡性腫瘤有關,特別是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肛門癌和宮頸癌等。HIV可以破壞免疫系統,更容易造成致癌病毒失控,也更容易引發癌症。
有些細菌也能致癌
除了病毒之外,某些種類的細菌也可能導致某些癌症發生。
最突出的例子是胃壁的幽門螺桿菌(Hp)慢性感染與胃癌之間有關係;既往的肺炎衣原體感染與肺癌發生風險略有增加也有關係。
預防和控制感染很重要
既然上述致癌病毒或細菌感染與癌症發生關係如此密切,那麼只有有效預防和控制這些感染,才能真正築牢預防相關癌症的重要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