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混動車型誕生以來,“插電混動好還是增程混動好?”就一直是車圈裡的博弈焦點。其實在當下這個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里,相關技術的優劣一查便知,但也正是因為身處信息時代的緣故,我們所看到的資訊中不乏存在一些混淆視聽的內容,這也導致該問題時至今日仍是眾多車友所討論的熱點之一。話已至此,今天我們再把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拿出來聊聊!如果非要決出個一二,插電混動與增程混動到底哪個要更有優勢一些?
從權威角度分析,早在2023年中國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我國新能源技術方面權威專家歐陽院士就已明確且客觀的對於這個問題進行了解讀,他表示:“串並聯插混(插電混動)包含了增程的功能,功能更豐富,油耗也更低”。從其闡述內容來看,插電混動相比增程混動擁有更多的運行模式,既可以串聯也可以並聯,發動機不僅可以發電,也可以用並聯方式與馬達共同驅動車輛,甚至可以單獨驅動車輛。所以,論選擇性、工況適應性、油耗降低等多個方面,插電混動都要略勝一籌。
不過在今年中國汽車百人會論壇上, 楊院士說某款插混車的後排地板是純平的,在沒有看到實車,沒有實地考察的前提下,主觀臆斷是該車“似乎屬於增程式”,以此暗示“插電式正向增程式靠攏-融合”的說法,可謂是鬧出了一個大烏龍。
從技術角度分析,插電混動的技術門檻明顯更高,而增程混動則可以理解為插電混動的“減配版”。之所以稱其為“減配版”,主要是由於採用增程混動方案車型,其發動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是不參與直驅的,發動機的作用與“發電機”相當。相比之下,採用插電混動方案的車型,其發動機不僅能發電,同時還可以在必要時參與到動力的輸出環節之中。說得更直白一些,增程混動能做的插電混動都能做,但是插電混動能做的增程混動卻做不了。
從兩者優勢方面分析,插電混動方案在能耗、虧電工況動力輸出、行車安全保障、環保,以及技術創新和發展空間等多方面均優於增程混動方案。尤其是在技術發展前景上,如比亞迪、吉利、奇瑞等主流傳統車企,均擁有著十多年的技術積累經歷,相關技術也在隨著時間而不斷反覆運算更新,在能耗、續航等方面始終保持著逐年優化升級的態勢。相比之下,由於增程混動方案技術淺薄單一,沒有太多可創新及發展的空間,所涉及技術也很少進行升級反覆運算。
DeepSeek怎麼說?當我對DeepSeek提出“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哪个更好”,並要求其“必須在兩者之間選擇一個更優”時,DeepSeek的回答是:“插電混動綜合優勢更強,若使用者需要兼顧長途續航、動力性能及油耗經濟性,插混是更全面的選擇。增程式適合特定場景,若使用者以市區代步為主,且對純電駕駛體驗有較高要求,增程式更具性價比。不難發現,雖說DeepSeek也盡力在兩邊照顧,但明顯是要更傾向插電混動一些。
拋開所謂的權威解讀、技術理論,以及AI分析的結果不談,其實單從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中就能知曉“插電混動好還是增程混動好?”這問題的答案。大家可曾想過,為何當前市面上的造車新勢力不碰插電混動方案?反之,已掌握插電混動技術的主流車企,則不會去採用增程混動方案。看到這裡,即便不用我做過多解釋,答案也一眼知曉吧?
從使用者角度來講,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特意去為插電混動和增程混動的孰強孰弱而較真,採用哪套方案的車也照樣都能開得走不是?但從技術本身而論,插電混動就是要強於增程混動,這是不爭的事實!我之所以多次以科普形式與大家分享相關內容,主要就是看不慣某些廠商為一己私利顛倒黑白的做法。就像是歐陽院士所說的那樣:“行銷的歸行銷,技術的歸技術”。以行銷手段歪曲事實、誤導公眾的惡行操作不可取!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