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五五分流,單純想考上普通高中難度很大,但要考入一個相對可以接受的大學和專業,單純的普高,幾乎沒有競爭力,考上重點高中只是基礎。
因此中考五五分流,其實可以更細分為二三五分層,即50%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去職高技校玩個三年,30%學生雖然進入普通高中,但也只能做一個陪跑員,20%進入重點高中的學生,再這些孩子中再選擇更優秀的學生,進入好大學和專業培養。
因此最可惜的不是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即使上了普通高中,好大學的可能性也極低,普通高中的雞頭競爭難度都很大,更不用說雞尾。
最可惜的是有實力可以升上重點高中,但卻上了普通高中的孩子,尤其是那些還學有餘力,有提升空間的孩子,上重點高中有可能成績水漲船高,成為黑馬,而上普通高中則逐漸被學校和班級整體水準所童話。
如果對比重點高中重點班和普通班,雞頭不一定比鳳尾差,但如果是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則重點高中的鳳尾更有機會。
老師教學能力和側重點的差距,高中階段學習難度較大,老師的思維引導相比初中更為重要。重點高中的老師教學水準和能力,無疑更為出色。
再教學模式上,由於生源水準較高,老師講解的也會更深入,而普通高中的老師,往往就不注重於拓展,畢竟大多數學生的接受里有限,不會為一兩個學生,提升整體的教學難度和進度。
其次是學習毅力和學習氛圍的差距,重點高中競爭激烈你追我趕,學習潛力和動能也會被觸發,形成良性的競爭,而整體水準更弱的普通高中,除了思維能力的整體差距,學習毅力的差距同樣明顯,人都有惰性,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逆流而上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