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牆面處理。
木工施工完畢,進入油工階段,需要對牆面進行處理了。
牆面處理是一個無底洞,可以選擇材料很多,每種材料的價格相差很大。
乳膠漆種類多樣,品牌更多,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而且商家行銷手段也很複雜,比如兒童漆、除醛漆等等。
牆布的價格整體不算高,但是耐用度不行,後期的使用陳本增加。
木飾面裝潢雖然簡單快速,但是費用也不低。而且膠水用量不少,甲醛超標的可能性變大。
綜合上述三種材料,小拾認為乳膠漆是首選。
針對乳膠漆的選購,建議選用國產品牌,如三棵樹等,最低標準三合一,500元就可買一大桶;如果預算高建議選購五合一,品質更高。
同時,購買乳膠漆最好找到一級代理,價格能便宜一大半。
二、瓷磚。
地面處理是裝修預算的大頭,如果處理不好,直接就是無底洞。
目前國內具有1500+瓷磚品牌,大多數都是採用工廠代工的模式,只是貼牌不同而已。不同品牌之間,品質差不多但價格相差很大。
選購瓷磚的施工,認准產地廣東即可,選擇二線中端品牌。務必避開一線大品牌,品牌溢價很高,真的沒必要。
不僅要選好品牌,還要選好規格。瓷磚規格也是難點,最好根據戶型選擇適合的尺寸,避免裁剪太多。
同時,小拾建議選購長條形瓷磚,視覺拉伸效果明顯。優先選擇750*1500和600*1200。
三、燈具。
去過建材市場的都知道,實體店的燈具每個都好看,價位也不低。
商家都在鼓吹自家燈具品質好,甚至還有質保。幾百塊的燈,以幾千元的價格賣給你,就算幫你換十次燈泡,商家也不虧呀。
燈具最好網購,選擇合適的款式、色溫和護眼功能,還有就是方便更換燈泡,綜合考慮四方面的內容即可。
除此之外,射燈和筒燈的選擇,對面板顏色也有講究。大多數的吊頂都是白色,因此面板顏色最好也選擇白色系,形成統一格調,看起來更好看。
四、吊頂。
吊頂的價格差距,主要表現在造型上,造型決定價格。
複雜的懸浮頂、弧形頂等,價格高得一批。價格高都不是主要問題,而且根本不耐看,還容易積灰,打掃起來很困難。
造型越複雜,開裂的概率更大,而且接觸面更多,開裂的數量就會變多。
其次,石膏板的價格也影響最終價格。但是,不管是何種石膏板,品質都很相似,對環保的影響不大,因此無需選擇價格過高大牌。
計費方式對吊頂價格也有影響,常見的吊頂計費方式是按平米計算,這是相對划算的計費;還有一種是按照已用石膏板數量計費,但是造成的浪費會變大,因此不可控。
對於吊頂來說,簡單常見的雙眼皮吊頂即可,不僅好看而且也很耐看,價格也划算。
衛生間和廚房空間,由於空間的特殊,直接選擇無框鋁扣板吊頂即可,整體性同樣很強。
五、全屋定製。
全屋定製的坑很多,簡直就是無底洞,如果迷戀品牌,更是讓你懷疑人生。
全屋定製的坑,主要表現在品牌上。國內定製品牌,顆粒板的起步均價就是1000元左右,再加上各種增項,如拉直器、五金和抽屜等,預算立即提高不少。
除此之外,環保等級也是巨坑。目前常見的板材環保等級是E1、E0和ENF,達到E0級別即可,大多數板材都滿足標準。沒有必要盲目追求ENF級別,甲醛超標是一個綜合結果,並不是單純的環保等級控制。
最後就是增項了。套餐帶來的增項最多,很多品牌定製都在用,通過各種限制讓你使用套餐外的材料,導致增加費用。
總之來說,最好的定製避坑就是不選擇套餐,不用一門到頂。直接選用普通商家,多對比和砍價,最終綜合決定。
六、家電。
到家電階段,裝修已經進入尾聲。
選擇家電的原則,經濟耐用,功能真的是次要元素。比如浴霸、晾衣架和冰箱等,多功能就是坑,滿足基礎使用功能即可,什麼語音控制、大螢幕等等,都是沒有可無的功能,根本用不上幾次。
以上六個地方,花錢的時候務必謹慎,容易造成預算超標,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做到理智消費,避免盲目花錢。特別是第一次裝修的屋主,更是應該慎重,同時做好收藏,避免需要的時候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