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誰都會,做,才是差距。”
我想做……後綴接的詞可以是做醫生、做護士,又或者是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但想終歸只是想,沒有付出行動去做就當不得真。
而做,若是真想做,就要立刻去做,不然就可能會在考慮太多中,讓想做的事永遠停留在“想”上。
事不等人,想太多不如做,做了才能知道這件事值不值得堅持去做,才能知道做這件事會遇到的問題有多少,才能知道最後的結果……
所以,想做什麼,就要立刻去做,想都是問題,做才能找到答案。
01
—
想,誰都會
想做什麼,誰都會想。但真說到去做,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自己所想變成現實。
大多會在想要做某件事中考慮這,考慮那,最後在猶豫中遲遲未做想做的事,是下不了決心去做,也是害怕做了會失敗。卻不知,很多時候,你擔心的那些事,不一定會發生,大多是自己在想太多。與其讓自己在想太多中弄得什麼都不敢做,倒不如讓自己想做就去做,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至少自己的行為無愧於自己,不會因想做卻沒做而留下太多的遺憾。
想想,有些事你明明想過去做,卻在猶豫中錯過機會,只能看著本來比你差的人慢慢比你優秀,內心或多或少會後悔,若是不想往後餘生盡是悔恨,就不要再讓“想太多”阻礙自己的選擇。
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無論多難做,都值得去做,做了才能知道這事有多難,做了才能知道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做了才能看到自己跟夢想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人生下半場,不要再停留在沒意義的“想”,想做就去做,做了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02
—
做,才是差距
事情只有做了,才能看到結果。 若是只停留在“想”上,一切就會如同紙上談兵那般,看似想得面面俱到,但真到了需要做的時候,就會發現想和做的差距很大。所以,與其把時間花在如何以萬全準備來做這件事上,倒不如先付出行動去做,一邊做一邊調整策略,讓自己在做的過程中慢慢磨鍊出最好的狀態。
就像讀書這件事,想著需要藉助什麼工具來學習,想著報什麼培訓班能讓學習效率更高,能想怎麼做有想學習的意願,但沒有付出行動去做,一切就都只會是在空想。
若想真的讀出好成績,就要付出行動一直讀下去,不只是多看幾本書、多刷幾道題,是要一直多讀書,多刷題,讓自己所學能慢慢為自己所用,才能真正的讀進去。別說自己想的讀書攻略有多完美,如今學習上的輔助工具那麼多,但真正能把書讀好的卻不多,不只是人和人之間天分拉開的差距,更因為輔助工具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誘惑,讓很多人想好好讀書,卻在“誘惑”下靜不下心好好讀書。
若是想把想做的事情做好,那就要專注在“做”上。
雖然可能在做的過程中遇到阻礙,但只要你肯用心去做,再大的阻礙都不成問題,反而能從中磨鍊出更好的自己。
人生不長不短,想做就要去做,成就的或是更好,或是更差,不管最後如何,只要你敢做敢拼,或許有不如意,卻也不是完全不好,未必不能活出美好的人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