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姚瑞鵬
4月7日早間,現貨黃金跌幅突然擴大,日內大跌2%,報2977.68美元/盎司。紐約期金報2996美元/盎司。現貨白銀今日盤初下跌3%,報28.5美元/盎司,該品種上周累計暴跌了13%。這是現貨黃金自3月21日以來首次跌破3000美元/盎司。7日,“金價再開跌”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而山東五金店主王偉正貸款110萬元追漲黃金,卻在清明假期遭遇金價暴跌,四天虧損超4萬元。“不是明智之舉,現在後悔也晚了”這場血本無歸的槓桿遊戲早有預警,監管層自3月起嚴查信貸資金違規入市,多家銀行升級風控攔截九成異常交易。專家警示黃金投資暗藏三大隱形風險,盲目加杠杆或致本金归零倒欠债务,建議配置比例勿超家庭金融資產10%。
貸款110萬買金 假期過後虧損超4萬元
“不是明智之舉,現在後悔也晚了”
“辦理貸款的時候是700一克,貸款拿到手是736元一克了,到手就買買在了高位。買完一直降,真的難受心理緊張,都別像我學習。”4月7日,在山東生活的王偉正拿出自己貸款買黃金投資的收益記錄,上面顯示已經虧損超4萬元,而從盈利到虧損只在一個清明假期之間。
2025年4月1日,五金店老闆王偉正看著此前金價不斷飆升,加上自己生意不好,心中湧現出大額投資黃金的想法,但是手中資金短缺於是向銀行申請了相關貸款,簽下一份110萬元的消費貸合同,抵押物是他的店鋪。當貸款到手時,彼時國際金價報736元/克,較他三天前諮詢時的700元/克已暴漲5%。在網友“板料黃金成本更低”的勸說下,他決定將全部貸款投入黃金市場。
“看到上漲心裡懸著的石頭終於放下了。”第一次投資,王偉正通過手機銀行買入1000克板料黃金,單價736.2元/克,總支出73.62萬元。第二次以735元/克購入500克黃金,支出36.75萬元。這兩筆投資給王偉正帶來了共計1235元的盈利。
時間來到4月3日,國內金價已經到達739元每克,王偉正投入14.78萬元購入200克黃金,“買完就開始往下掉了,不敢看手機。”截至今日,王偉正共計投資了125萬元左右的黃金共計1700克,而隨著金價的跳水,收益已經虧損超過4萬元。“4月3日,這天真是太瘋狂了,現在後悔也晚了,沒辦法要為自己的莽撞付出代價,那就承受吧,買黃金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買完卡卡掉的感受真的不好受。”王偉正在稱自己的投資行為不值得被宣揚,不是明智之舉。
(分享的投資記錄)
風險警示:黃金價格並非只漲不跌
貸款買金投資的並非只有王偉正一人,#貸款買黃金話題在社交平台有超過一萬篇筆記,其中不乏相關貸款買金的經歷分析,包括如何貸款、購買何種黃金投資產品等。但今日現貨黃金自3月21日以來首次跌破3000美元/盎司。國內有黃金品牌金飾價格下跌44元/克,而借貸炒金者正品嘗著槓桿遊戲的苦澀。
有分析人士稱,黃金的長期年化收益率為6%,而很多消費貸產品的利率成本在4%左右,看似有空間可套利,但如果利率倒掛,加槓桿投資可能會面臨直接出局的風險。招商銀行研究院陳嶠稱,須正視黃金估值過高的問題,許多投資者忽略了三個隱形殺手——實物黃金2%的買賣價差、槓桿交易強制平倉機制,以及貸款期限與金價週期的錯配。
面對以上現象,理性投資策略顯得尤為重要。“黃金配置不超過家庭金融資產的10%,且槓桿比例不超過本金的50%。”註冊高級黃金投資分析師曹向陽表示,黃金價格並非只漲不跌,其本身存在波動。在全球經濟逐漸復甦、貨幣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下,黃金價格未來走勢充滿不確定性。盲目加槓桿投資黃金,一旦金價下跌,投資者將面臨重大損失,這種投資方式風險與收益存在嚴重的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