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日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的何先生報料稱,當地的化成水庫庫區水位下降后,岸邊露出一座墓葬,看起來像古墓。
24日,巴中市文保單位回應稱,他們最近一段時間已接到多名網友關於這一事件的線索反映,經工作人員現場核查,該墓為晚清時期的普通墓葬,沒有文物保護價值,也不具備歷史研究價值。另外,因庫區較大,該墓葬也不會影響水庫水質,公眾不必過度擔憂。
文保部門多年前發掘庫區墓葬的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化成水庫庫區歷史上曾是城鎮舊址,附近分佈有較多明清時期的普通墓葬,此類墓葬在修建水庫前已由考古單位完成初步調查。”巴中市文保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水庫修建之前,文保部門已對有價值的文物進行了發掘提取,其餘均保留在原址。此次露出的墓葬,屬於保留在原址的普通墓葬,年代系晚清時期。
化成水庫位於巴州區化成鎮,1960年建成,2015年獲水利部批准設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因2024年天氣乾旱,化成水庫蓄水不足,加之巴中二、三水廠大量取水供巴城飲用水,導致水庫水位低,岸邊裸露面積增大。水庫運行保護中心表示,庫區面積廣闊,普通墓葬不會影響水質。目前,當地水利部門已介入核查裸露區域情況,但未發現需緊急處理的問題。
“水庫附近存在奇章縣城古遺址(歷史遺跡),但此次發現的墓葬與遺址無直接關聯。”巴中市文保部門工作人員解釋,有價值的墓葬和歷史文物,早在20年前實施水庫加固工程時就已被清理轉移。巴中市文保部門表示,公眾主動報告潛在文物線索,反映出當地居民的文物保護意識增強了,他們會繼續密切關注和上報有價值的文物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