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愛的高鐵出發了!今天,虹橋火車站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旅客,一隻可愛的狸花貓乘坐G134列車於12:26從上海虹橋出發,13:53抵達南京南,體驗了貓生第一次的高鐵之旅。今天上午9點24分,2只狗、1只貓也和主人一起從北京南站登上了G119次列車。
貓貓進入專用的寵物運輸箱
4月8日起,鐵路部門在京滬高鐵部分車次推出“寵物託運”服務。今天首批寵物上高鐵,由上海虹橋始發至北京南的G134車次,成為上海虹橋站試點高鐵寵物託運服務的首趟列車。
今天上午9:30左右,狸花貓就被轉運至虹橋火車站中鐵快運營業部的寵物交換室,作為當天唯一一位毛孩子旅客,它已經被提前放置在承運方自主研發的專用寵物運輸箱裡。箱體左上方的顯示幕正滾動顯示含氧量和溫濕度監測數據,開關按鈕則負責調節內部燈光照明,保障私密性,可給寵物營造一定的安全感。
上午11:41,被蒙住的寵物箱由工作人員推行至出發層,過安檢機後被轉運至12A檢票口。12:03分,列車出發前20分鐘左右,寵物箱被成功轉移至8號車廂。工作人員表示,為確保旅客安全和轉運順利,通常會有兩個工作人員協同轉運。記者現場看到今天除了轉運寵物箱外,主人用來裝貓的貓包也被工作人員帶進車廂。
作為試點首日,寵物託運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備受關注。中鐵快運虹橋站營業部經理陳韌介紹,旅客預約成功后,需在乘車前2-6小時內,按約定時間攜帶寵物及購票使用的有效身份證件、有效期內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前往出發高鐵車站的中鐵快運營業部辦理託運手續。“今天的託運辦理時間為九點半,主人帶著貓咪到承運窗口辦理相關業務,工作人員核對照片信息確認后,主人自行將寵物交換到寵物箱,後續就由我們來負責轉運。”
工作人員通過軟體可遠程監控託運寵物的狀態
陳韌補充介紹,目前上海虹橋站預約成功的寵物託運訂單為3單,分別是4月10日,4月16日和4月21日,貓狗都有。“其實4月8號當天有9單預約成功,然而陸陸續續因為檢疫證明資訊不符,主人退單了。”陳韌提醒,辦理人要出示有效期內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複印件,且辦理人和實際託運人需一致。
目前,“寵物託運”試點期間的最大承運量是每趟列車3只,每趟列車設置一組用於存放寵物運輸箱的高鐵快運櫃,一般位於中部車廂的一端,與旅客乘車空間相對隔離。“未來,根據試點情況和市場需求,我們將逐步優化產品,不斷提高服務品質。”陳韌表示。
新民評論:“毛孩子”坐高鐵 在細節中尋求最優解
對許多養寵人來說,寵物是朋友也是家庭成員。如何攜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始終困擾著無數養寵家庭。逢年過節,主人暫離居住地,不得不將寵物獨自留在家中或者寄養在寵物店,這種被迫分離令人揪心。當“寵物家庭成員化”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攜寵出行的需求早已不是小眾的“個人化”需求。此次高鐵試點寵物託運,可以說是回應民意的貼心之舉,不僅彰顯人文關懷,也進一步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高鐵寵物託運採用的是“隔離運輸、人寵分開、專人看護”模式,而非人寵同車廂。寵物安置於專用運輸箱內,與旅客車廂完全分隔。運輸全程由工作人員定時巡檢,寵物狀態全程可追蹤。託運人不可中途探視。每趟運輸結束后,工作人員將對使用過的寵物箱進行即時消毒,列車抵達終點站后,還會對快運櫃進行清潔消毒。細緻的舉措,解決了此前網路調研中較為集中的爭議,鐵路部門突破傳統服務的勇氣及與時俱進的姿態值得點讚。
然而,任何創新服務的落地都需經歷實踐檢驗,要做好寵物託運還有更多考驗藏在細節里。例如,專用寵物箱的尺寸限制,讓大型犬和犬主人望而卻步。全封閉車廂的特殊環境是否會導致寵物產生應激反應,空氣循環系統是否符合要求,長達數小時的運輸過程中主人無法探視帶來的焦慮等都有可能成為潛在問題。畢竟“毛孩子”坐高鐵,不只是出個門那麼簡單,不僅要管得住、更要服務到位,種種細節都有可能影響整個行程的體驗。
與此同時,高鐵是全封閉車廂,對氣味等高度敏感。有人怕貓毛滿天飛,有人怕狗叫,寵物上車是否會影響普通乘客的基本權益?這也正是持反對意見的乘客們的普遍擔憂。寵物友好不能“獨寵”一側,既要讓養寵人和毛孩子無憂出行,也要保障普通乘客的應有權益,如何平衡好,讓大家都舒坦,是對服務能力的極大考驗。因此,在試點過程中不妨多問問民意,聽聽民聲,在不 同利益訴求中,不斷摸索、實踐,尋求最優解。
有網友寫下這樣的留言:“看到高鐵推出這樣的服務,心裡暖暖的,我也想養寵物了。”從群眾需求的小切口出發,做出服務大提升,高鐵試點寵物託運開了個好頭,讓我們看到了傳統交通運輸行業在創新發展中的無限可能。當列車載著人與寵物各自安好駛向遠方,這樣的人寵雙向友好,或許正是現代社會文明最好的註腳。
記者:錢文婷 解敏 董群力
攝影:陳夢澤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