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評論區和私信中,通過與眾多熱愛種菜的朋友們交流,瞭解到許多人在種植蔬菜時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看到別人種什麼,自己就跟著種什麼;別人澆水,自己也跟著澆水;別人用什麼肥料,自己也跟著用什麼肥料。然而,他們卻對最基本的種菜知識一無所知。這樣下去,何時才能種出好蔬菜呢?因此,想種好蔬菜,掌握一些基本的種菜知識是必要的。如果連最基礎的知識都不懂,想要種好蔬菜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多數新手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種什麼菜,看到別人什麼時候種,自己就跟著什麼時候種。這是個嚴重的錯誤,尤其是對於一些季節性很強的蔬菜來說,例如蘿蔔、白菜、香菜、土豆等。這些蔬菜的種植季節非常嚴格,種早了不行,種晚了也不行。比如秋天種植大白菜,種早了容易病害多且易腐爛,種晚了則不包心。但每個地方的種植時間不同,北方最早在7月上旬就要種白菜,而南方很多地方要到9月份才能種,相差兩個多月。即使是同一省內,有些地方早些,有些地方晚些。
此外,像香菜、芹菜這樣的蔬菜,溫度高了種子不發芽,更不可能出苗。有時候出苗也沒有幾棵,有的種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出苗,自己還不知道什麼原因。因此,想種好蔬菜,第一步就要掌握好各種蔬菜的種植時間和季節,而且種植時間和季節必須根據當地氣候來決定,不能一味跟隨別人。因為每個地方的溫度和氣候都不一樣,跟隨別人不是早了就是晚了,這樣很難種好。所以,不管種什麼,一定要因地制宜,以當地氣候為準。
最近在評論區里,有不少人在問:“我種的蔬菜都出齊苗了,什麼時候可以澆水?”這個問題以前都說過很多次了,澆水不要問別人,問別人沒有用,澆水只有靠自己掌握,因為別人根本就不知道你種菜的土壤到底是干還是濕。也許有人會跟你說幾天澆一次,那麼,這個回答你的人自己根本就不懂種植。不管給什麼蔬菜澆水,你說了不算,我也說了不算,只有土壤說了算。
綜上所述,給蔬菜澆水必須要根據土壤乾濕、天氣變化和蔬菜長勢來決定,一句話:“不幹不澆、幹了就澆”,適合任何一種蔬菜。這裡指的干就是土壤的表面,當土壤表面看不見一點濕土了,就可以澆水,如果土壤表面有濕土,就證明不缺水。給蔬菜澆水這項工作,很難用文字來解釋,什麼時候該澆?什麼時候不能澆?只有靠經驗來判斷。
很多人在種植蔬菜的時候,總是會問:種的蔬菜什麼時候可以施肥?施什麼肥料等等。首先,用什麼肥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比如說,別人種菜用雞糞做肥料,而你地根本就沒有雞糞怎麼辦?答案就是有什麼用什麼,豬糞、人糞尿、豆餅等等,不都可以用嗎?這些都沒有的話,用自己漚制的肥料混合點速效肥料不也可以嗎。所以,在肥料選擇上,要因地制宜,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關於什麼時候施肥,這個沒有一個具體標準,具體要根據土壤肥力和蔬菜長勢來決定。比如說,秧苗長得乾黃瘦弱,就知道是缺氮肥了,果實膨大期和根莖膨大期,就知道需要鉀肥和氮肥等等。再一個,根據不同生長期施肥,例如,結果蔬菜,在果實坐住后就可以施肥。葉類蔬菜在定苗后可以施肥等等。因此,給蔬菜施肥要掌握一個原則,缺什麼就補什麼,什麼時候缺肥,就什麼時候施肥。
以上說的雖然都是一些種菜最基本知識,但這些都需要在種植和管理當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如有不明之處,歡迎留言。